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桂林山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桂林山水

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就大范围而言,北起兴安,南至阳朔;就小范围而言,以桂林市为中心,包括郊区风景点。大范围的旅游线有100多公里长。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由于石灰岩地形的发育变动,造成了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观。山,平地兀起,堆绿叠翠;水,碧波荡漾,千回百转;洞,遍布石笋石花,满目生动形象。洞中有水,清澈凉爽;山坡江岸有古代亭阁,到处是名流的赞词石刻。漓江由东北流向东南,山水相依,美不胜览。风景片《桂林山水》及故事片《刘三姐》的发行,更使海内外旅游者神往。桂林市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花桥、七星岩、叠彩山、独秀峰、芦苗岩等10多处。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桂林是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最多的地方。

桂林山水

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沿岸。景区集中在桂林市区及兴安至阳朔长约120km、宽约20km的风景线上。桂林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明洪武五年(1372)改桂林府,1940年改市。1949年后,现辖5区及阳朔、临桂等12县。桂林山峰起伏、河湖密布、公园处处、古迹众多,仅石刻就达2000多件。桂林山水淡雅、秀媚,“奇山、秀水、异洞”被称为“三绝”。主要景区有30余处,景点达1000余个,形成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廊:❶主要江河溪水:漓江、桃花江、小东江、宁远河、南溪、灵剑溪等6条河流过市区。
❷公园绿洲:七星公园、芦笛公园、西山公园、穿山公园、南溪公园、象山公园、雁山公园、阳朔公园、民族文化游乐村、漓江民俗风情园、桃花江花园、伏龙洲、大洲、鳌鱼洲、鲤鱼洲等30余座。
❸山峰:独秀峰,普陀山、天枢峰,月牙山、玉衡峰,西山、观音峰,叠彩山、明月峰、仙鹤峰,阳朔独秀峰、碧莲峰、屏风山(西郎山)等100余座。
❹岩洞溶洞:七星岩、芦笛岩、月牙岩、留春岩、穿山岩、四洲岩、冠岩、夕阳洞、白雀洞、水月洞、还珠洞、白龙洞等100余个。
❺塘池湖海:长塘、清塘、黄初塘、土地塘、芳莲池、西清湖、宝贤湖、丽泽湖、榕湖、彬湖、长海等200余处。
❻名胜古迹:桂林王城、古南门、普贤塔、云峰寺、千人锅、仙鹤碑林、叠彩亭、迎风楼、木龙洞石塔、花桥、襟江阁、桂海碑林、揽月亭、摘星亭、舍利塔、宝塔山、甑皮岩遗址、还珠洞摩岩造像、西山摩岩造像、隐山龙隐岩摩岩石刻、灵渠等100余处。桂林“山外有水、水内有山,水外有山、山内有水,山内有洞、洞内有山,山连水、水连山,山穿洞、洞连洞”。山、水、洞紧密相连,形成“山青、水秀、洞奇、岩巧”的四大特色。重点景区:❶叠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北部、漓江西岸,共有四望山、于越山、仙鹤峰、明月峰4座山峰,主峰明月峰,海拔223m。早在唐会昌三年(843),桂管观察使元晦辟建叠彩山。从唐代起,为旅游胜地,诗文题刻很多,有唐宋摩崖造像90余尊。《叠彩山记》称:“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然,故以(叠彩)为名。”主要景点还有:迎风楼、木龙洞石塔、望江亭、仰止堂、叠彩琼楼、仙鹤洞、仙鹤碑林等20余外。
❷伏波山:位于桂林市中伏龙洲之南、漓江西岸。主要景点:还珠洞,洞内壁有唐代造像36龛,230余尊,唐宋以来碑刻50余件。清代定奥寺铸铁大钟重2500kg,可煮成担米供1000人食用的大锅。还有听涛阁、伏波潭、钟亭、癸水亭等景点10余处。宋代书法家张孝祥(1132~1170)题写:“还珠洞”3个字,刻在石上。
❸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古王城内的一座主峰。又称紫金山。因远离众山、孤峰矗立、凝秀独出,故名“独秀峰”。南朝宋诗人颜延之(384~458)有“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名句。从此“独秀”二字命峰。自西麓登山,直至南天门到达顶峰,共有台阶306级。纵目眺望,全城美景尽收眼底。独秀峰有历代石刻108件。还有读书岩、太平岩、涌泉、月牙池等名胜10余处。
❹七星岩:位于桂林市内、漓江东畔、小东江之东岸。由东北部普陀山的天玑、天璇、天枢、天权4峰排列像斗杓,西南部月牙山的玉衡、开阳、瑶光3峰排列像斗柄,两山峰连接起来,宛如北斗七星,故名。主要景点:普陀山、月牙山、七星岩、花桥、骆驼山、龙隐洞、桂海碑林、小广寒宫、月牙楼、玉兔岩、动物园、盆景艺苑等30余处。七星岩古称栖霞洞、碧虚岩等。洞最高处27m,最宽处43m,洞温20°C左右。岩洞分上、中、下3层,通常游览中层,游程814m。主要景点:古榕迎宾、盘龙玉柱、花果山、南天门、女娲殿、水帘洞、九龙戏水、石林幽境、蟠桃送客等40余个,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隋唐时已被开辟为游览胜地,留有题刻诗文100余件。隋开皇十年(590),著名高僧昙迁游览到此,题“栖霞洞”3个字。唐显庆四年(659)佚名“玄玄栖霞之洞”题字。
❺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的光明山,距城区约8km。因洞口生长芦荻草,可做笛子,故名。洞内有唐代以来墨迹70余处。1959年后精心开发建设,更便于游人观光。洞深240m,游程500余m。主要景点:狮岭朝霞、高峡飞瀑、原始森林、鸟语花香、双柱擎天、蓬莱仙山、云台揽胜、大花篮、宫灯、大海螺、雪山倒影、水晶宫、舞台帷幕、幽境听笛、雄狮送客等30余处。洞外主要景点:芳莲池、方莲山、丰收亭、朝晖楼、光明楼、磨盘山等10余处。
❻西山公园:位于桂林城区环城西二路之西、西山路之北。主要景点:西湖,观音、立鱼、西峰、千山等4峰,北牖、白雀、嘉莲、夕阳、南华、朝阳、龙泉等7洞。隐山石林,西山诸峰岩壁,有摩崖造像200多尊,多为唐代作品,为中国南方五大禅林之一。隐山有唐宋以来摩崖石刻100余件。华盖庵内有五代僧人贯休画的16尊者像,保存完好。
❼雁山公园:位于桂林市南郊、距城区约25km处,又称雁山别墅、西林花园。清同治八年(1869),由唐子实所建。园内青山碧水,桂、柳成荫,百花满园,亭台楼阁,清幽别致,独树一景。主要景点:碧幽湖、水榭、杨梅山、红豆树、红豆楼、相思洞、六角亭等20余处。唐代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❽桂林王城:位于市中心,明代靖江王王府。宋代建铁牛寺,元代改大圆寺,后称万寿殿。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从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明洪武五年(1372)起,营造王府宫殿,历时20年。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堂室水榭,应有尽有。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筑王城,城周围约1.5km,设有东、南、西、北4门。清初为定南王孔有德府第,后被焚毁。现王城完好,存有承运门及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

桂林山水

200 桂林山水

桂林素以 “山水甲天下”闻名于世。它得天独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奇特的峰林、峰丛拔地而起,多在50—100米之间,形态万千。山多岩洞,洞内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秀丽的漓江,宛若玉带贯流市区,水量丰富,清澈碧透,平明如镜。青山碧水交相辉映,组成绚丽多彩的天然美景。桂林山水已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 漓江   阳朔风光 ☛

桂林山水

位于广西漓江西岸的桂林市。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青山秀水,全市皆景。可分东、南、西、北、中五个风景区。东区以七星山公园为中心,包括七星岩、月牙山、屏风山、普陀山、尧山、穿山、龙隐山、訾洲等;南区以南溪公园为中心,包括白龙洞、将军桥、刘仙岩、斗鸡山等;西区以隐山公园为中心,有“隐山六洞”;北区以虞山公园为中心,包括观音山、铁峰山、鹦鹉山、回龙山以及市郊的芦笛岩;市中心区以漓江公园为中心,包括叠彩山、伏波山、宝积山、象鼻山、榕湖、杉湖、鹭鸶洲以及独秀峰等。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位于广西东北部,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由漓江一线相连,长100多公里,桂林到阳朔间80余公里沿江两岸一带,奇峰罗列、绿水萦行,青山浮水,景色奇丽,构成百里山水画卷。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诗句,赞美其景色优美。山多石乳、石笋、石柱、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态异状,耐人观赏。著名景象有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南溪山、芦笛岩等。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是历史名城,有很多文物古迹,仅石刻就达2000余件,自古即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天涯海角   友谊关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起兴安,南至阳朔的100公里间。由于地下属石灰岩构成,经年代久远的地下水潜蚀和地壳变动,发育成“峰林——槽谷式”岩溶地貌,溶蚀残丘和溶洞广泛分布。因而桂林诸山,皆如平地拔起,峻峭罗列,宛如玉笋、翠屏、巨象、驼峰等,形态各异,奇峰林立。山奇洞更奇,洞内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色彩斑斓,千姿百态。有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南溪山、隐山等名山,更有龙隐洞、芦笛岩、环珠洞、栖霞洞等奇洞,洞景山色,耐人玩赏。漓江象玉带般旋绕桂林城区,蜿蜒于岩溶峰林之间,江水清澈,游鱼可数,青山浮影,倒映千峰,景色清幽,如诗如画,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唐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概括了桂林山奇水秀的特色。桂林还是一座历史名城。早在中唐时期,桂林即成为风景胜地,留下了很多文物古迹,仅石刻就有2000余件,遍布各风景点。

☚ 哥肯霍夫公园   秦始皇陵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指的是分布在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沿漓江河谷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水风景。历来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说法。桂林山水的主要名胜和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江水澄碧。漓江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水程,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带山峰挺拔秀美,碧水环绕其间。从桂林乘舟南下,两岸树木葱茏,翠竹成林,群峰倒影,山水相映,碧绿的田野上点缀着茅屋村庄。不但山青水秀,还有深潭险滩、瀑布流泉等各种美景,组成长近百里的锦绣画卷。另有桃花江,又名阳江,从广西灵川县的思磨山和维罗岭发源,流经桂林市西郊和市区,汇入漓江。桃花江水流平缓,清幽恬静,象镜子一样清澈。沿岸山峰奇巧,尤其是桃花江下游的雉山,孤峰屹立,上部侧起,如一只山鸡昂首欲飞。中秋之夜,月明如水,岸边竹丛中掩映着缓缓转动的轮式水车,远山隐隐,如入幻境。“阳江秋月” 是桂林著名一景。
其次是岩洞奇特。桂林山水多岩洞,而最奇秀的是芦笛岩和七星岩。芦笛岩在桂林市西北光明山腰,是一个囊状岩洞,长约500米,最宽处约90米。洞内有大量玲珑剔透、色彩缤纷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 “狮林朝霞”、“红罗宝帐”、“帘外云山”、“云台揽胜”、“原始森林”、“盘龙宝塔”、“幽境听笛”、“远望山城” 等多种景色,被称为 “大自然艺术之宫”。据专家考证,芦笛岩是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生成的溶洞,已有60万年以上的历史。芦笛岩内还保存着南朝和唐宋的壁书70多则,都是前人的墨书题壁。七星岩在桂林七星公园普陀山西麓山腰,共分上、中、下三层。现供游览的是中层。这里原是一段地下河道,地壳上升后,河道露出地面,成为岩洞。洞内曲折深幽,约1公里长,最高处27米,最宽处43米。可容 一万多人,分六洞天,二洞府。内有各种钟乳石组成的景致,如 “大象卷鼻”、“狮子戏球” 等,琳琅满目,瑰丽奇异。岩内也有许多隋唐以来的诗文题刻,以南宋文学家范成大 《碧虚铭》 石刻尤为著名,文章书法俱佳。七星岩又名栖霞洞、碧虚岩、仙李岩,洞口建有碧虚亭。
第三是山峰形态奇异秀丽,不少著名山峰从南朝到唐代就已陆续开发兴建,周围都有历代古建筑点缀,山上和洞中还有许多摩崖遗像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有独秀峰、叠彩峰、伏波山、象鼻山、南溪山、隐山等。
桂林著名的石刻区还有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的龙隐洞和龙隐岩。这里岩壁石刻密布,有 “壁无完石” 之称,因而被命名为 “桂海碑林”。两处合计唐至清代的石刻210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是 《元和党籍碑》。另一块较著名的石碑是 《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王朝派狄青、余靖等平定僮族侬智高的史实。桂海碑林中宋代名人的题诗也很多,如石曼卿、黄庭坚等。此外还有虞山石刻、宝积山华景洞石刻、曾公岩石刻、普陀山石刻、铁封山石刻等。
桂林山水向以天下之冠著称,而阳朔风光又居桂林之首,所以又有 “阳朔风光甲桂林” 的说法。阳朔在桂林东南,水程83公里,城北有阳朔山,东临漓江。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众山拱卫县城,阳朔似隐在开放的莲瓣中间,所以古人称 “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此地名胜很多,如书童山。碧莲峰本是阳朔各山的总称,但因寿阳山形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又称碧莲山。山壁光滑如镜,山上有石刻20多件。山上还有迎江阁,二层八面开窗,构成8幅山水画面,称为画窗。
阳朔县北的兴坪,是漓江边的古镇,这里山峰密集,绿水迂回,是阳朔风光最美的地方,所以又有 “阳朔山水在兴坪”之说法。漓江在镇前转了个180°的大弯。镇前榕潭濒临绝壁,水色青碧。沙滩上有古榕翠竹,村舍隐现。岸边绿树丛中有一座螺狮山,山呈螺纹状,像一只爬上岸的田螺。山石有两个矮峰,像披着长发的少女面镜而坐,小的象镜,大者如人,俗称“美女照镜”。
阳朔县东北漓江中有一座画山,是一座巨大平直的峭壁,高宽各10米,面向江水,上面布满各种颜色的石纹。纵横交错,远看好象一幅彩色图画,近观则图上现出各种姿态的骏马,有站有卧,有的奔腾嘶鸣,有的俯江饮水,活灵活现,美妙逼真,自古以来使无数画家陶醉,确实是大自然的杰作。
阳朔还有一处奇观,名 “榕荫古渡”,在城南6公里处。金宝河边有一棵古榕树,树胸围7.03米,高17米,树冠幅南北32米,东西39.4米,树冠覆盖1000平方米,传为隋代所种。河对岸有穿岩,山高十几米,山麓有大洞对穿,如巨门。山形玲珑剔透,颇似假山,藤罗灌木丛生。古榕和穿岩间有一渡口,便是榕荫古渡。在这里看两岸水田平展,远近奇峰,极有诗意。
阳朔县城南8.5公里处的月亮山,也颇有奇趣。山中一洞穿透,形如明月。洞高、宽5米,山壁厚仅数米,洞壁、洞顶挂满石钟乳,洞内有石像玉兔、嫦娥,还有人状石,叫做吴刚石,都与神话中月宫景物巧合。洞北侧有一圆形山顶,与月洞叠视,在山南 “赏月路” 上从不同角度看去,可见圆月、半月等不同形状,这也是阳朔的著名风景点。
桂林的青山绿水吸引了多少游人,使游客们留恋忘返。

☚ 长江三峡   九寨沟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指的是分布在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沿漓江河谷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水风景。历来有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桂林山水的主要名胜和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江水澄碧。漓江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水程,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带山峰挺拔秀美,碧水环绕其间。从桂林乘舟南下,两岸树木葱茏,翠竹成林,群峰倒影,山水相映,碧绿的田野上点缀着茅屋村庄。不但山清水秀,还有深潭险滩、瀑布流泉等各种美景,组成长近百里的锦绣画卷。另有桃花江,又名阳江,从广西灵川县的思磨山和维罗岭发源,流经桂林市西郊和市区,汇入漓江。桃花江水流平缓,清幽恬静,像镜子一样清澈。沿岸山峰奇巧,尤其是桃花江下游的雉山,孤峰屹立,上部侧起,如一只山鸡昂首欲飞。中秋之夜,月明如水,岸边竹丛中掩映着缓缓转动的轮式水车,远山隐隐,如入幻境。“阳江秋月”是桂林著名一景。
(2)岩洞奇特。桂林山水多岩洞,而最奇秀的是芦笛岩和七星岩。芦笛岩在桂林市西北光明山腰,是一个囊状岩洞,长约500米,最宽处约90米。洞内有大量玲珑剔透、色彩缤纷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狮林朝霞”、“红罗宝帐”、“帘外云山”、“云台揽胜”、“原始森林”、“盘龙宝塔”、“幽境听笛”、“远望山城”等多种景色,被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据专家考证,芦笛岩是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破碎带流动溶蚀而生成的溶洞,已有60万年以上的历史。芦笛岩内还保存着南朝和唐宋的壁书70多则,都是前人的墨书题壁。七星岩在桂林七星公园普陀山西麓山腰,共分上、中、下三层。现供游览的是中层。这里原是一段地下河道,地壳上升后,河道露出地面,成为岩洞。洞内曲折深幽,约1公里长,最高处27米,最宽处43米。可容一万多人,分六洞天,二洞府。内有各种钟乳石组成的景致,如 “大象卷鼻”、“来狮子戏球”等,琳琅满目,瑰丽奇异。岩内也有许多隋唐以来的诗文题刻,以南宋文学家范成大 《碧虚铭》石刻尤为著名,文章书法俱佳。七星岩又名栖霞洞、碧虚岩、仙李岩,洞口建有碧虚亭。
(3) 山峰形态奇异秀丽,不少著名山峰从南朝到唐代就已陆续开发兴建,周围都有历代古建筑点缀,山上和洞中还有许多摩崖遗像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有独秀峰、叠彩峰、伏波山、象鼻山、南溪山、隐山等。
桂林著名的石刻区还有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的龙隐洞和龙隐岩。这里岩壁石刻密布,有 “壁无完石”之称,因而被命名为 “桂海碑林”。两处合计唐至清代的石刻210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是 《元和党籍碑》。另一块较著名的石碑是 《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王朝派狄青、余靖等平定僮族侬智高的史实。桂海碑林中宋代名人的题诗也很多,如石曼卿、黄庭坚等。此外还有虞山石刻、宝积山华景洞石刻、曾公岩石刻、普陀山石刻、铁封山石刻等。
桂林山水向以天下之冠著称,而阳朔风光又居桂林之首,所以又有 “阳朔风光甲桂林”的说法。阳朔在桂林东南,水程83公里,城北有阳朔山,东临漓江。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众山族卫县城,阳朔似隐在开放的莲瓣中间,所以古人称 “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畦亘生人家”。此地名胜很多,如书童山。碧莲峰本是阳朔各山的总称,但因寿阳山犹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又称碧莲山。山壁光滑如镜,山上有石刻20多件。山还有迎江阁,二层八面开窗,构成蛳山水画面,称为画窗。
阳朔县北的兴坪,是漓江边的古镇,这里山峰密集,绿水迂回,是阳朔风光最美的地方,所以又有 “阳朔山水三兴坪”之说法。漓江在镇前转了个180°的大弯。镇前榕潭濒临绝壁,水色青碧。沙族上有古榕翠竹,村舍隐现。岸边绿树丛有一座螺蛳山,山呈螺纹状,像一只爬上岸的田螺。山石有两个矮峰,像披着长发的少女面镜而坐,小的象镜,大者如人,俗称 “美女照镜”。
阳朔县东北漓江中有一座匝一,是一座巨大平直的峭壁,高宽各10*米,面向江水,上面布满各种颜色的石纹。纵横交错,远看好像一幅彩色图画,近观则图上现出各种姿态的骏马,有站有卧,有的奔腾嘶鸣,有的俯江饮水,活灵活现,惟妙逼真,自古以来使无数画家陶醉,确实是大自然的杰作。
阳朔还有一处奇观,名 “榕荫古渡”,在城南6公里处。金宝河边有一棵古榕树,树胸围7.03米,高17米,树冠幅南北32米,东西39.4米,树冠覆盖1000平方米,传为隋代所种。河对岸有穿岩,山高十几米,山麓有大洞对穿,如三门。山形玲珑剔透,颇似假山,藤萝灌木丛生,古榕和穿岩间有一渡口,便是榕荫古渡。在这里看两岸水田平展,远近奇峰,极有诗意。
阳朔县城南8.5公里处的月亮山,也颇有奇趣。山中一洞穿透,形如明月。洞高、宽5米,山壁厚仅数米,洞壁、洞顶挂满石钟乳,洞内有石像玉兔、嫦娥,还有人状石,叫做吴刚石,都与神话中月宫景物巧合。洞北侧有一圆形山顶,与月洞叠视,在山南 “赏月路”上从不同角度看去,可见圆月、半月等不同形状,这也是阳朔的著名风景点。
桂林的青山绿水吸引了多少游人,使游客们留连忘返。

☚ 长江三峡   九寨沟 ☛
000052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