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前身为桂林地质学校,始建于1957年。校名几经变更,历经广西冶金专科学校、广西矿冶学院、广西矿业专科学校、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广西冶金地质学校,至1976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该院现设有5个系13个专业和基础课,社会科学2个部。办学目标是为满足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并兼顾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培养高级地质科技、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自1956年建校以来,已培养毕业生8000余人(其中壮族毕业生约400人)。现有在校学生2468人,其中壮族学生75人。现有教职工855人(其中壮族教职工4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14人(其中壮族教授1人,副教授、副研究馆员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78人(其中壮族16人)。有教学研究室35个,学科实验室25个,另有测试、电教、电算3个中心室和1个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自1978年建院以来共承担大小研究项目92个,其中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和国家科学基金、部委项目42个,先后有15项成果获奖,其中与其他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六五”项目“个旧一大厂及其外围地区锡矿成矿条件、找矿方法和和找矿远景的研究”于1987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有52篇科研论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学院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在隐伏花岗岩预测和立体找矿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在显微构造与组构、海和古无脊椎动物、花岗岩石与建材、中医药用矿物、构造地球化学与化探新方法、城市地质与岩溶水文地质、场论、及水陆两栖工程物探新技术、单矿物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学科水平,已在全国同行中形成一定的优势和影响。该院已和世界上近2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与7个国家13所院校签定了学术交流协议。近年来,全院已有40多人次分别到13个国家攻读博士学位、访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协作科研。《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发行,1989年获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学报”(自然科学部分)编辑质量评比一等奖。 ☚ 桂林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