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夫余古族名。即夫余。一说:西晋太康六年(285),夫余被前燕慕容廆攻破,其王依虑自杀,部众东逃,据北沃沮地建立的国家。公元410年,高句丽广开土王率军亲征之,被攻破,降服。一说:约在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许多夫余人顺第二松花江而上,向东南方向迁去。其中夫余王解慕漱之子解夫娄所率的一支,迁到了东海滨迦叶原地方 (约在今珲春至朝鲜半岛西北部间),建立部族国家。因在夫余之东,故名。 东夫余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源出橐离(古 貊族的一支,或说即北夫余)。史无专传,所指和所在可归为二说:一说是北夫余东迁的一支,地在东海之滨的迦叶原之地(迦叶原地无考),高句骊始祖朱蒙从其所出;后高句骊强大后,其王以不臣服高句骊,被杀;南北朝之豆莫娄和唐之达末娄,即其国被高句骊灭亡后北渡“那河”的“遗人”。一说即秦汉时立国于松嫩平原的夫余,此又分为两种说法,或说是其在晋代被慕容氏击破后逃到北沃沮时的别称,或说是夫余“西徙近燕后对西徙前夫余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