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夏

东夏

本指中国的东部,此处指袁绍所在的勃海郡。

☚ 挥鼓   弃瑕取用 ☛

东夏

东北古代地方政权名。亦称“大真”、“东真”。金末,女真人蒲鲜万奴创建。蒲鲜万奴初为金尚厩局使,曾随金将仆散揆攻宋,又与纥石烈执中御蒙古兵于野狐岭,继为辽东宣抚使讨伐耶律留哥。金宣宗贞祐三年(元太祖十年,1215),据辽东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建元天泰。次年降元。史称东真。不久又背元自立,称东夏,向东北方扩展势力。其疆域以南京(在今吉林省延吉市附近城子山)为中心,东达于海,北至五国头城(今依兰),西北至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西南至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其官制同于金朝。哀宗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1233),元兵征之,擒万奴,悉境降附。

东夏

亦称“大真”、“东真”。中国古地方政权名。金宣宗贞祐三年(元太祖十年、1215),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次年(1216)降元,以其子帖哥入侍。史称“东夏”。同年又背元独立,自称东夏王,国称东夏。疆域以南京(在今吉林延吉市附近城子山)为中心,东达于海,北至五国头城(今依兰),西北至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西南至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金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1233),元兵擒斩万奴余众降元。

东夏

金末元初女真族在东北建立的割据政权。初名大真,后改称东夏。贞祐三年(1215)十月,蒲鲜万奴建国号大真,改元天泰。首都初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后迁上京(又名开元,即今绥芬河下游之双城子)。另有陪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市城子山山城)、北京(约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县)。其盛时南起西逾大岭中经定平东止都连浦的朝鲜古长城东段,北至今黑龙江省巴彦,依兰以北至黑龙江下游地区,西起今吉林省中部偏西至黑龙江省南部当中一带(后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内),东至日本海。天泰二年(1216)伪降蒙古。次年,复自立,改国号为东夏,建都开元。典章制度皆袭金制,在陪都设行省。天泰十九年(1233)九月,蒙古兵攻克东夏南京,万奴被擒。旧说是年东夏亡。据王国维考证,东夏作为蒙古的藩国又存在了数十年,直至1287年,还有关于东夏的记载。

东夏

民族名。大致是指春秋时周京以东的诸夏之国。《国语·楚语上》:“实谗败楚,使不规东夏,则析公之为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