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核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核痈

核痈

本病是坏血与黄水扩散被卷结,引起局部肿如橡实,按之坚硬为特征的一种痈疮。藏医名“哲”,属八自生疮之一。
病因 发病内因是人体内固有的隆、赤巴、培根、血、黄水等发生病变。外因是剧烈活动造成伤热扩散,或者食物未能腐熟消化,致使周身恶血及黄水偏盛、扩散,被隆卷结成块遂发本病。
分类 核痈按发病部位分为外核痈和内核痈。外核痈又分肉核痈、骨核痈、脉道核痈等3种;内核痈又分为肺核痈、心包核痈、肝核痈、脾核痈、肾核痈、胃核痈、大小肠核痈、肛门核痈、膀胱核痈等9种。按病因分为隆核痈、赤巴核痈、培根核痈、血核痈、外伤痈,另外还有1种蛋状核痈,共计18种。
症状 总的症状是脉细而震颤,肿块坚硬稳固,疼痛轻微,用罨疗和消肿法治疗效果不佳。具体症状,外核痈,发于肌肉浅层,其中肉核痈,肿胀流脓,状如冰块。骨核痈,骨色变淡,骨质脓浊,皮肤亦溃破流脓,黄水稀薄,混有虮状脓粒。脉道核痈,肿块生在脉管上,疼痛尤甚,并有跳痛,如生长在脉管要害部位,则不易治愈。内核痈,发于体内,其中肺核痈,咽喉痛,吞咽困难。心包核痈,神志不清,自觉昏沉。肝核痈,呼吸道阻塞、头晕、口渴,肝区疼痛。脾核痈,腹胀肠鸣,呼吸不畅通。肾核痈,小便不利,有挤压感,腰部两侧疼痛。胃核痈,腹胀贪食,食道疼痛,食后即吐。大小肠核痈,饮食消化后疼痛、呃逆,眼睑与足背浮肿、腹泻。肛门核痈,肛门疼痛,矢气不通,粪便带脓。膀胱核痈,尿闭疼痛、尿道疼痛。内核痈,大部分生在胃肠与食道连接之处,因而必须注意调理胃的功能。隆核痈,肿胀疼痛,腹胀肠鸣、核疮不稳固、头晕等。赤巴核痈,肿色鲜红、发热、化脓块。培根核痈,肿色灰白、打嗝、食物不消化、有时呕吐。血核痈,多数生在乳房及子宫等部位,症见灼痛,黑疹蔓延。外伤核痈,是器械石棍所致,本病治疗见效快,但一次不彻底治愈,容易反复。蛋状核痈,症见大小状如小鸟蛋,症见疼痛轻微、肿块坚硬稳固。
治疗 具体分为外核痈、内核痈两方面。
外核痈 总的治则是先调治,其次除病育肉,其后愈合疮口。调治法,肉核痈用五味甘露罨敷。骨核痈用油渣或各种骨头罨敷。脉核痈用各种凉性草药罨敷。之后进食鱼、猪肉、蛋类、蔬菜等具有消肿破痞功能的食品,贴敷大消肿膏药,进行消肿,如果肿块柔软,疼痛减轻,在肿块上艾灸。经调治,核痈成熟后,切开肿块向外引流脓水,再贴膏药以除净腐肉。除病育肉法,内核痈取银灰、白硇砂、川木香、斑蝥共研细末,生蜂蜜调和,涂敷疮面后用布包扎。涂敷药膏后仍有腐肉者,用烙铁烫之。骨核痈,用镰形棘豆5g、高原毛茛2.5g、磁石1.5g,共研细末,用生蜂蜜调和,涂敷于创面,如果敷药效果不显著者,用医用刮刀刮净死肉,或用烙铁烫治,总之,骨核痈的治则为祛腐肌、生新肉为主。脉核痈,三果汤煎服数次后,在核痈所近处血管放血,于疮面用炒面调和药物热罨,并在动脉上火灸。刮除腐肉流血时,熊胆、缎绫灰、贝齿灰、羌活籽共研细末,用红块糖制丸,堵塞脉口,宽叶羌活粉用酸奶调和涂于创面。将腐肉清除后,将创口清洗干净后,外敷以愈合之药膏如硫黄用新鲜酥油调和,涂于疮口,以助肉芽生长,或者天竺黄、红花、熊胆、密陀僧共研细末,撒敷于疮口。如果疮口干燥,可涂酸奶;疮口润湿,可涂以牛奶调和的酪干。疮口肿胀者用油煮毡热敷。愈合疮口法,挖取房檐下滴水处一尺深处的土、蒲公英根、各类动物骨头,捣碎加小便煮热后热敷,可使疮口愈合平复,不留疮疤。
内核痈 总的治法是,不待其成熟,早期进行治疗,先适当禁食,然后用开水送甘青乌头、酸藤果、黑胡椒、止泻木子、油松木等份研末。重症者,开水送服乳香、中尼大戟、诃子、兔耳草、荜茇研末,进行下泻,或者山豆根、兔耳草、三果、甘草、蒲公英各2.5 g,中尼大戟、麻花秦艽各5g,小豌豆50g,加水煎汁,汁煎至100ml,取汁加酥油,内服下泻。此方对内核痈痞块、皮炎等有特殊疗效;有时也可交替使用温和缓泻法与灌肠法泻下。麻花秦艽汁100ml,加獐牙菜、苍耳子、白檀香、多脉茵芋、毛瓣绿绒蒿、余甘子、西藏棱子芹、黄精、奶子、酥油共煎内服;岩精和黑、白穆库尔没药浸汁搽洗患处;秋季采集的蕨叶藁本100g,春季采集的长花铁线莲50g、酥油150g,加红糖搅拌后过滤,取其清汁再加紫硇砂、硇砂、姜、荜茇、黑胡椒,共研细末制丸,黎明空腹内服,或外用涂敷患处,为了增强体温,加强营养,进食新鲜羊肉、鱼肉、野牛肉等易消化之食物。如果核痈变得柔软,全身舒服、呕吐停止,说明核痈已经破裂,可在疮口上下就近处放血。需要下泻时,用上述泻药进行泻下,并服用石榴为主的方药防止复发。
各病的具体治法是,以岩精、诃子、乳香作为基础方,肺核痈加天竺黄、甘草;心包核痈加白檀香、肉豆蔻、余甘子、广酸枣;肝核痈加鸭嘴花、红花;脾核痈加荜茇、丁香;肾核痈加茜草、白豆蔻、螃蟹壳;胃核痈加紫硇砂、姜片;大小肠核痈加光明盐、波棱瓜子;膀胱核痈加硇砂、螃蟹壳共研细末,内服。肛门核痈用锐利灌肠剂泻下。内外核痈皆可服用水银珍宝丸。外治,脏腑核痈分别于各脏腑的脉道放血,如心脏脉道为“诺嘎”脉,肺脏为“周果”脉,肝脏为“如通”脉,脾脏为“达突日”脉,肾脏为腨端脉,胃腑为前身的胃角脉、背部的六合脉,小肠为小肠脉,膀胱与大肠为大肠脉。内核痈成熟后根据核痈所发脏腑部位,从体外切口引出脓血,一般不用服药,只采用食疗法。内核痈溃烂穿破皮肤外露者,按皮肤疮疡治法处理。隆致核痈,将中尼大戟与新鲜酥油制成药油,内服泻下,或用黄精、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西藏棱子芹、天门冬共煎汁内服或外涂均有效果。血与赤巴所致核痈,用石斛、茜草、三果、松香、甘草、姜黄、小檗、刺柏子共研细末内服或外涂。培根所致核痈,巴豆、腊肠子、高山大戟、漆树脂、三果共研细末,开水送服泻下;下泻后,将雪蛙肉、姜黄、青稞、小檗共研细末,用芝麻油调和涂搽。并在核痈患部就近处施灸。器械创伤所致核痈,大多数可以用放血疗法、罨疗和清除腐肉法治疗,具体疗法如上所述。防止复发的最好办法是药浴和艾灸。

☚ 刺伤感染   痔疮 ☛
000230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