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核心-外围模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核心-外围模式一种把国民经济发展和空间一体化过程看成是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之间的“权威-依附关系”格局变动结果的理论模式。该理论是累积因果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因而也有学者把两者合称为“累积因果与核心-外围模式”,或者“中心-边缘模式”。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John,1926— )提出。他认为,发展作为一种由基本创新最终汇成大规模创新系统的断续累积过程,通常起源于通信领域中那些最高的潜在相互作用点上为数不多的变革中心;而创新则通常从这些中心由上而下、由里而外地向那些潜在相互作用可能性较低的地方扩展。他把这种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通常为大城市区)称为“核心区”,而把特定空间系统内的所有其他地区称为“外围区”。核心区和外围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在这一空间系统中,核心区拥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居于权威和支配的地位;而外围区缺乏经济自主权,处于依附或被支配的地位,其自身的发展道路主要由核心区机构根据它们所处的自然依附关系来决定。占支配地位的核心区通过维持其对外围区的权威-依附关系,促使空间系统实现一体化。弗里德曼将这种空间一体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 独立的地方中心,没有等级结构;(2) 单个的强有力中心;(3) 单个全国性中心和外围地区强有力的次级中心;(4) 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体系。经过这四个阶段,最终将实现空间经济一体化目标:全国一体化、布局高效益、增长潜力最大化,以及必要的区际平衡工作的最小化。这种空间一体化过程是核心区与外围区之间长期冲突的结果。因早期重大的创新活动而奠定其权威和支配地位的核心区,将通过供给系统、市场系统、行政系统,以及机构渗透、创新波扩散等途径,不断强化对外围区的权威-依附关系。但是,信息交流的扩大,以及某些创新在外围区次级中心的产生,将激励起外围区对重大决策的更大区域自主权的要求,导致外围区与核心区之间的长期冲突,诱致现有核心区的自然扩展,新的核心区不断在外围地区出现,外围区将逐渐为核心区所吞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