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开花
树为花之本,花为树之表。军事上指借别人的局面布成有利于己的阵势; 兵力虽然弱小,阵容却显得强大。
公元前285年,燕昭王为报齐湣王杀父灭国之仇,准备攻打齐国。亚卿乐毅说,燕国虽然兵强粮足,但毕竟是小国,进攻强大的齐国是不能取胜的。他提出“树上开花”的战略,主张联合秦、楚两大强国和受齐相欺的赵、魏、韩。以六国之兵伐齐,必能胜利。燕昭王采纳了这一谋略,派乐毅出使五国,联合攻齐。乐毅出使成功,率各国军队向齐国进发。齐湣王闻讯,亲率本国精锐部队,赶到济水以西决战。乐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头,各国将士紧跟在后拼命冲杀,齐军大败。乐毅认为各国援军任务已完成,即令秦、韩军回国; 魏军占领宋地; 赵军占领河间。乐毅率燕军乘胜深入齐境,一鼓作气攻克70余城。齐湣王退守临淄。燕军攻城,齐人大乱,齐湣王率大臣逃去。城破,乐毅把财宝皆送回燕国。
战争现象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定性,树上开花,设置假情况,巧布迷魂阵,以此虚张声势,常可以用来慑服敌人。
树上开花
指设置假像,巧布阵势,以此慑服敌人。一则虚张声势,把本来弱小的力量表现出浩大的气势呈现给敌人,使敌难于分出真假。二则把自己军队布置在盟军的阵地上,借别人的兵力造成强大的声势来慑服敌人。明代无名氏《三十六计·树上开花》: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粘之,不细察者不易觉。使花与树交相辉秧,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树上开花shù shànɡ kāi huā
❶ “三十六计”之一。树上本无花,以彩绸为花造象,借局布势以迷惑敌人,使敌人上当。
❷ 比喻借某种名目求利,别有收获。
比喻别有收获。《官场现形记》一七: 总而言之,这件事参出去,胡统领一面多么总可以生法,还可以~。《孽海花》二二: 亏了永丰庄肯担承这宗款子,虽觉得累点儿,那么~,到底儿总有结果,兄弟才敢豁出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