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贯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浦江(今属浙江)人。元大德间为江山县教谕,至正间官翰林待制。为元代著名古文家,宋濂曾师事之。亦能诗,写景较出色。有《柳待制文集》。 ☚ 张养浩 杨载 ☛ 柳贯 柳贯1270—1342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曾从金履祥学性理之学,又学于方凤、谢翱、吴思齐等。至京师,得程钜夫、吴澄器重。元成宗大德(1297—1307)间,始用察举为江山县儒学教谕,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顺帝至正(1341—1368)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七十三。私谥文肃。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人称“儒林四杰”。贯以文章著名,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不蹈袭陈语。诗作亦多,黄溍言其诗“古硬奇逸”,少作尤甚,实受江西诗派影响,他自己也说“诗成置我江西社”。其五言古诗有古朴之气,但诗味不浓,如《尊经堂诗》,长达一百四十句,诗中竟以议论儒学统绪为主,很少诗味。七律诗中,如《次韵鲁参政观潮》写来雄奇生动,《夜行溪谷间梅花迎路香影离离可爱》又呈冷艳朦胧,《寒食山居》表达闲适之趣,都是较好的作品。其门人宋濂与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揭傒斯称赞其诗文“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见顾嗣立《元诗选》),语虽过当,但可见时人对其评价之高。著有《柳待制文集》,《元史》卷一八一有传。 ☚ 许谦 潘音 ☛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代文学家。“儒林四杰”之一。成宗大德四年荐为江山县儒学教谕,历官湖广儒学副提举、国子助教、太常博士、江西儒学提举。至正元年,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柳待制集》四十卷、《金石文字》十卷等。 待制集/柳待制文集 ☚ 清容居士集 待制集 ☛ 柳贯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曾任江山县教谕、后官国子助教、太常博士,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到官七月而卒,世称柳待制。其古文从学于方风、吴恩齐、谢翱等,又与方回、龚开、仇远、戴表元等交游,文章精湛闳肆,雄浑严整,长于议论,以墓铭碑表为多。文名颇著于时。其题跋小品则短小自然,清新活泼。著有《柳待制文集》。 ☚ 元明善 张养浩 ☛ 柳贯1270~1342Liu Guanpoet and proser of the Yuan Dynasty 柳贯1270—1342元文学家。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大德间,为江西儒学提都。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与吴溍、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有《柳待制集》二十卷及其它著述多种。 柳贯1270—1342元朝学者、文学家。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浙江浦江人。官至翰林待制。曾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凡六经、百氏、兵刑、律历、术数、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诗文为时人传诵。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著有《柳待制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