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牦牛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牦牛角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牛科牛属动物牦牛的角。 原动物 牦牛Bos grunniens L.,又名旄牛、 形态 牦牛似牛状,体粗大,成年雄兽长达3.6m,肩可高至1.6m,体重在500kg以上。雄兽角大而雌兽角小,角基略侧扁,其余部分角横切面几成圆形,二角分离甚远,先向上向外分歧,后向前弯转,近末端复向上向内,角尖有向后弯的趋势。耳小。肩部中央有隆起的肌肉,颈下垂肉。四肢短粗,肢末端近蹄处尤为粗大。 被毛暗褐色,颜面等处有少许杂毛,头及躯体背部的毛短而光滑,但胁腹等下面,包括颌、喉、胸及尾部均被下垂的长毛,尾上长毛下垂至踵部。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青藏高原,高山峻岭的荒凉之处,怕热而不怕寒冷冰雪,夏季常上升到海拔5000m以上,冬季则多生活于海拔2000~3000m之间。 喜游荡,喜结群,嗅觉灵敏。 以高原山谷的粗草为主食。分布于青藏高原,北至新疆南部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段,东到四川西北部,南达西藏境内。在青藏高原,牦牛已驯为家畜。 。【生药】:采集 全年均可采收,宰牛取角,镑丝备用。 【药性】: 性味 咸,凉。 《纲目》:“酸、咸,凉。” 功效 清热,镇惊。 主治 惊痫,热毒。《纲目》:“治惊痫,热毒,诸血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曰:“《昨梦录》云,西夏竹牛重数百斤,角甚长而黄黑相间,制弓极劲。彼人以伪犀角,卒莫能辨。曹昭《格古论》云,毛犀即牦牛也,角之花斑皆类山犀而无粟纹,其理似竹,不甚为奇,故谓毛犀。 ”又云:“其角亦可乱犀,但无粟纹。苏颂《图经》误以为牯犀角者是也。亦可用,而功不及犀。《昨梦录》、《格古论》说之详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