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州府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乾隆续修)柳州府志广西地方志。清王锦修,吴光升纂。四十卷,首一卷。锦, 析津(今北京市)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光升,浙江仁和人。乾隆举人,官知县。柳志创于明,至此为三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成书。约四十万字。首卷有柳州府八邑全图、柳州府学宫图、马平县疆域图等十四幅。正文分星野、地舆、山川、盐法、职官、迁谪、瑶僮、纪事等三十门,附气候、村墟、榷税等二十目。沿革记自唐虞三代至清季历代之建置沿革颇详,并附表。山川门载天马山、凤凰山、文笔山等二百余座;融江、浪溪江、象江等八十余水。村墟目载黄村、太平墟、弯弓寨等一千二百余村落。物产类载山茶花、十姊妹、不死草、醉葡萄等五十余种花草。古迹类载龙城、杨文广洞、断碑仙人迹七十余处,多为岩洞、碑刻。瑶僮门记瑶、僮、俍、伶、侗、苗等族分布,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记事类载柳州自秦以来历史,考证颇详。此志颇重艺文,占篇幅亦大,其中陈尧叟《请广植麻苧折代桑枣疏》,余立《复怀远县治碑记》等文均有重要史料价值。有乾隆二十九年刻本,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1956年北京图书馆油印本。 柳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王锦修,吴光升纂。王锦,字絅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广西右江道。吴光升,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候选知县。旧志创修于明代象州吕希正,属草创。后牧伯谭成取各县志,汇加编辑,仅成底稿数册,因陋就简。废而不修又十余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王锦抵任观察右江,展阅郡志,因思他郡皆有善本,独柳郡无成书,乃倡修郡志。博访旧闻,旁搜载籍,拾遗弥缺,黜伪订讹,补通志未及者。修志始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终于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全志四十卷首一卷。卷首为:序、目录、凡例、图。正文分为:星野、地舆、沿革、山川、驿站、沟洫、田赋、积贮、盐法、户口、风俗、物产、城池、廨署、学校、坛庙、古迹、兵制、秩官、选举、名宦、乡贤、忠孝、节烈、迁谪、隐逸、瑶壮、艺文、纪事、杂志,共三十门。此志载录不仅详载柳州府,兼及辖领的州、县。所记府、州、县千秋不一,各显其本色,胜于泛泛而载,凡关于国计民生者无不志。柳州辖一州七县,素称边徼隩区,故山川、道里、关津、堡隘属柳州要害者,必条分缕析,使人一目了然。军制一类尤详。人物类有被贬此地唐代柳宗元、柳州刺史刘篑、柳州司周参军等名宦。艺文志则荟萃唐宋以莅柳的柳宗元、李纲、欧阳修、李商隐、范成大等有裨益于吏治民风者诗文颇多,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柳州开府后的第一部方志善本。不足之处是考核资料尚欠精详。有道光六年(1826)重刻本,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及1956年北京图书馆油印本。 柳州府志 柳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王锦修、吴光升纂,分四十一卷。内容包括舆地、沿革、政区、政事、民族、民风、胜迹、人物、艺文、杂类等。柳州府明置治马平县(今柳州市),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复置马平县。该府自古为壮族先民中心居住区。郡县建立以来,中州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相继南下杂处。如今仍然是壮族主要居住区。志书所记,对研究壮族社会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 凤山县志 马平县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