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州魏之琇,字玉璜,别号柳州(一作柳洲),清钱塘人。康熙六十一年生,乾隆三十七年卒。生于世医之家。少时孤贫,尝执业于当铺,昼司所职,至夜则苦读医书。历二十余年,贯通医理,遂悬壶以自给,知名于时。辑有《续名医类案》六十卷,刊行于世。还著有《柳州医话》一卷,《柳洲遗集》,亦刊行。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中唐诗人韦应物并称“韦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贞元九年进士,后登博学宏词科。始为校书郎,转蓝田尉。贞元十九年迁监察御史里行,成为王叔文革新集团骨干。顺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柳州刺史,卒于任上。世称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柳州武德四年(621),平萧铣,置昆州,领五县。贞观八年(634),改为柳州,“以地当柳星更名”(《新唐书·地理志七上》)。天宝元年(742),改为龙城郡,因郡有龙城县而得名。乾元元年(758),复为柳州,“以州界柳岭为名”(《旧唐书·地理志四》)。其实,柳岭也还是因为它在天上柳星的分野之故。 ![]() ![]() ![]() ![]() 柳宗元【同义】总目录 柳宗元柳州柳仪曹柳八 柳州 柳州唐·柳宗元的代称。因其遭贬后徙为柳州刺史,故名。唐·皇甫湜《祭柳子厚文》:“呜呼柳州,秀气孤禀。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 柳仪曹 元九 ☛ 柳州liǔ zhōu〖名词〗 柳州 柳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桂州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四》:“柳州:隋始安郡之马平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置昆州,领马平、新平、文安、贺水、归德5县。其年,改归德为修德,改文安为乐沙,仍加昆州为南昆州。八年,以贺水属澄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省乐沙入新平县,以废龙州之龙城来属。八年,改南昆为柳州。九年,置崖山县。十二年,省新平入马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柳州,以州界柳岭为名。旧领县4,户6674,口7637。天宝领县5,户2232,口11550。至京师水陆相乘5470里。” ☚ 浏阳州 柳州路 ☛ 柳州 柳州古时名城。今为广西柳州市。唐初置昆州,又改为南昆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后改为龙城郡,乾元初复为柳州,宋因之。元升为柳州路,明改为柳州府,清因之。明洪武四年始筑土城,十二年拓之、并甃以砖。城周七百四十八丈,高一丈八尺。设城门五座,东曰东门,西曰西门,南曰镇南门,靖南门,北曰北门。明嘉靖二十四年筑外罗城,长五百九十丈,高一丈四尺。设城门三座,东曰宾义门,北曰拱辰门,西曰照临门。府治位于城之中,有马平县附郭。有柳侯祠、鱼峰山、蟠龙山、马鞍山、鹅山、驾鹤山、小龙潭、都乐岩等古迹。 ☚ 浔州 镇安 ☛ 柳州 柳州Liuzhou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工业、交通中心之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西江支流柳江沿岸,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交会点。全市辖城中、柳北、柳南、鱼峰、郊区5个区和柳城、柳江2个县。总面积5 2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1平方公里,建成区64平方公里。1988年人口60.93万。这里聚居着壮、汉、苗、瑶、侗、回等34个民族,其中壮族占40%,汉族占58%。柳州历史悠久。市东南郊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柳江人”洞穴遗址白莲洞。先秦时期属百越地。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始在此建城,唐贞观八年(634年)始有柳州之称。唐天宝元年(742年)设龙城郡。此后宋、元、明、清历代为柳州州、路、府治。1949年由柳江县析置柳州市。向为柳江航运要冲和木材、油桐、油茶等集散地。柳州资源丰富,矿藏有30多种,水能蕴藏量约有150万千瓦。盛产大米、甘蔗、木薯、茶叶、柑桔等。土特产有香菇、灵芝草、罗汉果、天麻、蛤蚧等。柳州是广西最大工业基地和全国41个重点城市之一,现已建有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纺织、造纸、制药、电力、家电、建材、森工、食品、缝纫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88年,全市有工业企业847家,先后创出180多种工业优质产品。工艺美术品以美术陶瓷、石雕、龙壁砚石、木棺材最著名。主要旅游点有柳侯祠、“柳江人”遗址、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鱼峰山、大龙潭、都乐岩等。 ☚ 桂林 凭祥 ☛ 柳州liǔ zhōu《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锦地罗(9)。地名。今广西柳城县西南。 柳州 柳州唐贞观八年(634年)以南昆州改置,治所在马平县(今广西柳州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柳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移州治柳城县(今广西柳城县旧柳城西龙江北岸)。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柳州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 宋代广西壮族地区羁縻州县峒表 乐光县 ☛ 柳州唐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昆州置,治所在马平县(今广西柳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柳城、柳江、鹿寨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柳州。南宋末移治柳城县龙江(今广西柳城县西南)。元至元十六年 (1279年) 升为柳州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