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方预算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方预算政策 即西方财政政策,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为达到预期的特定目的,有意识地调整财政收支。 西方财政政策集中地反映了西方各国政府的政策主张。西方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所采用的财政政策有:1.平衡财政政策。又称健全财政政策。 其内容包括:(1)每年的财政收支都应保持平衡;(2)为保证量入为出,财政支出应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上。 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平衡财政政策既是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准则之一,又是西方各国理财所遵循的方针之一。2.赤字财政政策。这是西方政府人为地安排财政赤字,以求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的出现是以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背景的,其理论依据是:政府支出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的扩大即可弥补私人经济部门中不足的有效需求,因而政府支出具有生产性。 赤字财政政策的倡导者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3.补偿性财政政策。寻求在整个经济周期内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一种财政政策。又名“周期预算平衡政策”。 这是凯恩斯主义者在40年代提出的“反经济周期”的一项政策,其目的是对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出现的严重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稳定经济。该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法是“逆经济风向而行事”,也即是: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赤字财政政策,以维持一定的总需求水平;在经济繁荣期,则保持预算盈余,以抑制需求。 这样在财政收支上也可以盈补亏,相互补偿,从而不必拘泥于每一财政年度的预算平衡。 该政策的重要倡导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汉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