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查尔斯·波德莱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查尔斯·波德莱尔 法国诗人。生于巴黎,六岁丧父,母亲改嫁,养成了忧郁而孤独的性格。他与继父之间的矛盾使他对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力求摆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束缚,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波德莱尔的主要诗作收录在诗集《恶之花》(1857)中,这本诗集奠定了诗人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作用,表面看来,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态度。实质上,这是诗人因对现实生活不满而采取的绝望的反抗态度。他揭露生活的阴暗,歌唱丑恶事物,是对传统美学观点的反对和冲击。除此之外,波德莱尔还著有散文诗集《人为的天堂》(1860)和《巴黎的忧郁》(1869),以及文学评论集《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管窥》(1868)等。在他生前,人们对波德莱尔因《恶之花》而褒贬不一,但他死后影响却与日俱增,一代象征派诗人都自称是他的继承者。他被认为是使西欧的思想感情及创作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诗人。波德莱尔的美学理论在诗歌和艺术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从此,世界现代派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波及全世界。 查尔斯·波德莱尔《诗人小传·查尔斯·波德莱尔》 法国诗人。生于巴黎,六岁丧父,母亲改嫁,养成了忧郁而孤独的性格。他与继父之间的矛盾使他对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力求摆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束缚,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波德莱尔的主要诗作收录在诗集《恶之花》(1857)中,这本诗集奠定了诗人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作用,表面看来,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态度。实质上,这是诗人因对现实生活不满而采取的绝望的反抗态度。他揭露生活的阴暗,歌唱丑恶事物,是对传统美学观点的反对和冲击。除此之外,波德莱尔还著有散文诗集《人为的天堂》(1860)和《巴黎的忧郁》(1869),以及文学评论集《浪漫主义艺术》和《美学管窥》(1868)等。在他生前,人们对波德莱尔因《恶之花》而褒贬不一,但他死后影响却与日俱增,一代象征派诗人都自称是他的继承者。他被认为是使西欧的思想感情及创作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诗人。波德莱尔的美学理论在诗歌和艺术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从此,世界现代派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波及全世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