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果实采收fruit harvesting将达到商品成熟的果实摘离母株的技术。采收的果实, 经过一定程序的采后处理(见果实采后处理), 便可进入流通环节。采收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如产量的估算, 库房及堆果场地的清洁与消毒, 采收、运果机具的整备与检修。采收工作应十分仔细, 轻摘轻放, 多数鲜销水果采摘时, 应轻摘轻放, 以免造成损伤, 降低果实商品价值和贮藏性。 采收时期 果实在充分成熟后, 才能体现果实的最佳品质, 达到最佳食用期。如采收过早, 不仅重量不足, 质量也差, 达不到最佳商品目标; 但如成熟过度, 不仅品质下降, 同时还容易在采摘、搬运过程中损伤败坏。多数鲜食用果实, 需要进行贮藏后, 才能销往外地, 有的则用于加工, 因此采收适期应依据:❶用途。如采后立即在当地鲜销的果实, 应在其基本成熟时采收; 如需贮藏或长途运输, 常在刚成熟时采收。例如苹果在呼吸跃变期开始时采收; 柑橘在果皮充分发育, 80%着色时采收。加工用果实, 以加工目的决定采期, 如制酒用葡萄, 为了获得最高糖分, 常在充分成熟时采收; 加工用脆柿, 则宜适当早采, 加工柿饼, 则应充分成熟而尚未软化时采收。 ❷品种特性。不同品种的成熟生理不同(见果实成熟过程), 一般苹果的早熟品种不耐贮运, 宜适当早采; 晚熟品种则在脱落前尽可能晚采;又如具有后熟作用的果品,如洋梨、香蕉、菠萝等可适当早采; 而必须在树上完成成熟过程的果品, 如核果类果实, 则必须到果实具备固有品质条件时, 方能采收。 采收指标 包括三个方面: ❶果实生长期。同一树种的各个品种,从受精到成熟, 均需要一定的积温,在同一产区,生长期大致稳定,故可以按季节采收。例如,龙眼在广东、台湾, 多数品种可于8月间采收; 在福建,则推迟到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而四川则在9月上、中旬; 香蕉常以断蕾后70~80天为采收期; ❷成熟度。呼吸跃变型的果实,跃变是充分成熟的标志,由呼吸低谷转向跃变时, 相当于7~8成成熟, 是早采的适期(见果实成熟过程、果品耐藏性); 跃变高峰期,则是晚采的极限期, 不少果树花期不一, 各个果实的成熟期也有较大差异, 如无花果、草莓、石榴、杨梅等,应根据果实不同熟期,进行分期采收; ❸果实色泽。成熟果实, 叶绿素降解过程加速, 叶黄素逐渐显现, 依据果实底色的变化, 或花青素着色程度作为采期的标志。如加工蜜枣, 以白熟期最佳; 制干则应在糖化过熟期采收。 采收方法 一般鲜食水果, 大都用手摘, 如仁果类、核果类、杨梅、草莓等。采收时, 以手托果, 用手指握住果柄, 从果柄基部摘离母体, 不能摘掉或折断果柄, 然后, 轻轻放入采果兜、篮或木箱中, 送至临时果堆或洗果分级机旁,进行分级(见果品分级);不少果实在成熟时, 果柄不易脱离母体,可用剪剪取,采果剪都为圆头, 剪身较长, 便于插入果实间而又不刺伤果实, 适于剪取的果品有葡萄、龙眼、无花果、枇杷等。柑橘在剪取时, 第一剪应离果实3~4厘米处,然后再将果柄从齐蒂处剪平, 保留下完整的萼片; 香蕉果穗、菠萝果实需用刀砍切;而多数干果,如板栗、核桃、扁桃、枣以及橄榄等, 习惯用长竿击落, 或用机械手臂抓住大枝,来回震荡,摇落果实, 然后收取; 也有任其自落后拾取。树体过高,并为了保证果实质量,在橄榄、杧果产区, 在长竿顶端加一网袋或钩, 将网袋套住果实, 然后震落或钩折。 为了便于机械采收,或使果实成熟齐一,以便一次采收,枣、山楂、菠萝等在果实充分成长时,喷布乙烯利催熟,枣用200~300ppm; 山楂为500~600ppm;而菠萝在小果间裂缝为青绿色时,喷一次800~1000ppm,可提早7~15天成熟, 小果即成熟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