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板一1318名做糕用的模子,用木料等制成,里面刻有花纹图案。吴语。上海〖 〗。《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怎么他同花小红,赛如一块~印出来的。」浙江苍南金乡〖 〗。两姐妹生得像像显,好比共一个~印出一色。   印板yìn bǎn犹刻板。比喻死板不变。清·刘大勤《师友诗传录》:“世元印板诗格,前与后原不必尽相袭也。”李大钊《史观》:“纪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章牘版籍部 > 版籍 > 雕板 > 印板 印板 yìnbǎn 即雕板。木板印刷用的底板。始於隋唐,盛於宋元。宋·沈括《夢溪筆談》:“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爲之。自馮道始印《五經》之後,典籍皆板爲之。即唐始爲印板矣。”《五代會要·經籍》:“後唐長興三年二月,中書門下奏請依石經文字刻《九經》印板。” 印板〈名〉印书的雕版。比喻记忆牢固深刻或事情已定下来而不再改动。板,同“版”。 《金》七六: 西门庆又令左右悄悄递了三两银子与他,那书吏如同~刻在心上。 《醒》二三: 讲与他的书,~般刻在心里。又八三: 过了这许多年,费了许多机关,用了这几千银子,~一般没腾挪,还是那水神许定的官职,注就的地方。参看〖刊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