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风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风眠

改革中国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席德进(台湾)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
101页
也来谈林风眠
林风眠与西湖艺术院
林风眠与徐悲鸿
林风眠画花
林风眠
余 三
张石邻
余 柯

李立明
*南北极1973年33期
西湖1982年10期
*中报月刊1985年60期
*山水人物集第157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205页

林风眠

林风眠画论
林风眠传
李 诤编著
郑 重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38页
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247页
林风眠之路林风眠百岁诞辰纪
念画册文集编辑
委员会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329页
艺海逆舟:林风眠传
主题其人,风格其人
画家林风眠逝世
刘世敏
郑 为
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345页
文艺报1989年12月2日
人民日报1991年8月16日
风眠先生音容犹在
雁归来
林风眠和他的画
林风眠的教育思想
林风眠
林风眠艺术教育思想初探
深沉的大海——记林风眠先生
沈柔坚
吴冠中
朱 朴
朱 朴
王朝闻
郑 朝
裘 沙
人民日报1991年9月9日
光明日报1991年11月16日
美术1980年2期
美术教育1987年1期
美术1988年5期
新美术1988年校庆专刊
新美术1988年校庆专刊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林风眠其人其
瑞 林名作欣赏1989年2期
怀念林风眠先生
林风眠传
蔡若虹
郑 朝等
新美术1989年4期
新美术1989年4期
森森之林、青春之林——纪念林风眠先生九十
诞辰
姜德溥新美术1989年4期
在我心中的林风眠师——苏天赐教授采访录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林风眠
历史的错位
开拓者的理论思考
比较艺术学的先行者
记忆中的林风眠
关于林风眠的历史思考
我的老师和义父林风眠
杰出的探索者林风眠
林风眠“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
林风眠“调和”中西绘画的杰出成就
林风眠与艺术运动
林风眠与美术教育
林风眠早年四题
林风眠早期艺术思想
林风眠研究著录
陈孝信
郑 朝
李 松
方 舟
朱 朴
蔡若虹
陶咏白
冯 叶
翁祖亮
朱伯熊
华 夏
郑 朝
刘曦林
绥 文
张 蕾
陈 思辑
江苏画刊1989年10期
艺术教育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美术史论1990年2期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九八一年十一月二日
在林风眠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可染美术1990年3期
水墨画大师林风眠在北京、台北举办个人画展
艺术大师林风眠在香港逝世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248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274页
纪念人物:林风眠画家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在沪、杭举行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19页
林风眠杨明生主编中国现代画家传(上册)第198页

林风眠

现代画家。1900年11月22日生,1991年8月12日去世。广东省梅县人。1919年赴法学画,1923年后又至法国,1925年参加巴黎博览会,同年冬回国。1925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1928年任国立艺术院首任校长。1938年辞职。1951年辞教后专心创作。1966年后被监禁4年。1977年寓居香港。彩墨画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形成风格。1923~1924年间作《摸索》、《生之欲》,并入选1924年巴黎秋季沙龙展。同年,42件作品入展法国举办的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1928~1938年间作《人道》、《痛苦》。约40年代作《花与梨》(66cm×67cm)。1961年作《秋鹜》。《笛》(34cm×34cm)。

林风眠

林风眠1900—

画家、美术教育家。广东梅县人,出生在山村贫苦农家。少年时向父亲林雨农学画。1918年以勤工俭学赴法国、德国学习西洋绘画,同时又经常去东方博物馆临摹东方艺术品。1925年回国,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27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今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并任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应法国邀请赴法举行个人画展,现居香港。几十年来,林风眠孜孜不倦地探索中西艺术融合的新风格,他的作品构图饱满,形象多经过夸张变形,追求浓厚浑朴的艺术效果。色彩单纯强烈,手法简练,意境冷寂,个人面貌十分突出。

☚ 张大千   流民图 ☛
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Linfengmian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于广东省梅县。原名林凤鸣。1919年赴法国学习美术,先后就学于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也曾到德国学油画。1925年归国先后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赴杭州,创立杭州国立艺术院,任校长兼教授。1949年后,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及上海市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被诬为“黑画家”。1979年后定居香港。林风眠早年在国外学习期间,就广泛研究了从古典主义到野兽主义的诸流派、诸风格的美术作品,掌握了丰富的绘画语言,并以对社会、人生的深刻关注和领悟作为创作的内在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油画风格。《人道》是他在1929年创作的大幅油画。以不同视点描绘了裸露的人体,形象扭曲、变形,如同在挣扎一般,与画中的绳索一起象征着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和压抑,反映了林风眠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痛苦思索,呼唤对人类境遇的改善。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有《痛苦》、《悲哀》等等。林风眠在创作油画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也充满了热爱,深入考察过传统卷轴画、敦煌壁画、汉代石刻、民间木版年画以至陶瓷和漆器纹样等,从中吸取异于西方绘画的造型因素,扩充了表现手法,例如在他的静物画中,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得以充分应用,取得含蓄而又抒情的画面意境,为拘泥于物体表面的真实,别具一格。另一方面,林风眠将西方绘画的色彩和形体表现方法同中国画的水墨、线条调和一体,并在正方形画面中作画,改变了传统国画对自然、对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开拓了一条独特的革新中国画的道路。《舞》、《江南》、《春晴》等画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呕心沥血,循循善诱,培养了一批成就辉煌的美术家,如李可染、李苦禅、赵无极、雷圭元、刘开渠、吴冠中、王朝闻等。

秋鹜 林风眠

☚ 张大千   蒋兆和 ☛
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

画家、美术教育家。广东梅县人,出生在山村贫苦农家。少年时向父亲林雨农学画。1918年以勤工俭学赴法国、德国学习西洋绘画,同时又经常去东方博物馆临摹东方艺术品。1925年回国,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27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今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并任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应法国邀请赴法举办个人画展,后居香港。几十年来,林凤眠孜孜不倦地探索中西艺术融合的新风格,他的作品构图饱满,形象多经过夸张变形,追求浓厚浑朴的艺术效果。色彩单纯强烈,手法简练,意境冷寂,个人面貌十分突出。

☚ 张大千   蒋兆和 ☛
000032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