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灌草甸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灌草甸土shrubby meadow soil

荒漠区河流冲积地带具有氧化还原特征的半水成土。曾称吐加依土、荒漠胡杨林土、平原林土、荒漠森林草甸土、棕色荒漠林土。《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列为半水成土土纲草甸土类中的一个亚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1988)列为半水成土土纲林灌草甸土土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列入潮湿土土纲正常潮湿土亚纲。叶垫潮土土类。它大致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975)中的饱和淡色始成土(Eutrochrepts);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1988)单元的石灰性雏形土(Calcaric Cambisols)。林灌草甸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塔里木河、孔雀河、叶尔羌河、克里雅河和田河及玛纳斯河、奎屯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及洪积扇缘地下水溢出带都有分布。甘肃的疏勒河流域和内蒙古也存在。
形成条件 发育于温带到暖温带漠境地区平原的河流两岸和洪积扇缘的地下水溢出带,生长的主要木本植物有胡杨、灰杨、红柳、琐琐,林木郁闭度0.2~0.4(~0.6)。林下草甸植物有芨芨草、芦苇、罗布麻、甘草、拂子茅、獐茅等。冲积平原的地下水位不深,矿化度较低,冲积物质的土层深厚,但质地较轻,以砂壤、轻壤为主,土体中易溶盐含量亦不高(见彩图86)。
成土过程 林灌草甸土的发育可分3个阶段: ❶初期阶段。地下水埋深较浅,土壤水分条件良好。植被多由草甸草本向乔木、灌木过渡,群落混生,生长密茂。胡杨等乔木都为幼林。其剖面特征:无明显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较薄。土体含盐较低。
❷中期阶段。当胡杨、灰杨等乔木茂密生长时,林下草类减少。土壤有明显枯枝落叶层,粗有机质层和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10~30克/千克,下为潜育层,0~30厘米易溶盐含量为5~10克/千克,已普遍含有苏打,土壤呈碱性反应。
❸后期阶段。地下水位变深,胡杨林因水分不足而衰老,变成疏林,灌木及草类也很少生长,漠土化过程加强。土壤特征是地表龟裂,腐殖质含量低。土色淡,含盐多,有苏打盐化特征。
基本性状 ❶林灌草甸土的剖面形态特征随发展阶段而不同,中期阶段是本类土壤发育的典型阶段,其形态特征是地表有3~4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下为5~10厘米的半分解暗灰棕粗腐殖质层。再下为土壤腐殖质层,暗灰褐色。有时含白色盐晶,下部直到母质层有潜育化锈斑。
❷质地一般为砂壤到轻壤,通气透水,地下水位不深,土壤水分状况较好。
❸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尤其在中期阶段较高,土壤富含碳酸钙(150~250克/千克),pH8~9; 有轻度盐化特征(见彩图85)。
主要亚类 林灌草甸土根据其发育阶段分为3个亚类:
原始林灌草甸土 主要分布在近河冲积平原或洪积扇缘的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地下水位在3米以内,矿化度较低,<1克/升。水分状况好,草甸植物生长茂密。腐殖质层较薄,剖面中部以下开始有潜育化锈斑,盐化碱化不明显。
普通林灌草甸土 分布于距河滩地较远,地下水位埋深3~5米,矿化度达1~3克/升。胡杨等乔木、灌木根系仍能从土中吸取所需水分。生长良好。随着林龄增加,聚积于地表的凋落物增多,土壤腐殖质层厚,有机物含量较高。表层出现轻度盐渍化,可溶盐超过1%,总碱度增强。
漠化林灌草甸土 离河流更远,地下水位降至5米以下,土壤基本脱离地下水影响,土壤向漠土化方向发展。盐分含量和碱化度增大,土表微显龟裂,并出现结皮。常与龟裂土、风沙土或盐土成复域。
利用改良 林灌草甸土是漠境绿洲中生产力较高的一种土壤资源,在农林牧业上的利用价值都高。它对漠境地区的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对它的保护,对农牧业只能对它作有限度的开发。对出现有胡杨林的管理,主要应禁止滥伐,整修河道、确保水源、调节水流,防止地下水位下降,这是保护和稳定林区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对已经衰败的林地,有条件的应争取整修灌水渠道,搞好引洪灌溉,封沙育林,以促进天然更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