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传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传光
林传光1910~1980植物病理学家和病理生理学家。福建省闽侯县人。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先后任该校助教及福州协和大学农校高级部主任。1937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金陵大学副教授、农林部专员、北京大学植物病理系教授、系主任。1949年以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教授、系主任,曾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他在真菌生理、水稻病害、生理病害、植物杀菌素、马铃薯晚疫病和退化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成绩卓著。在真菌生理的研究中,发现短光波是水稻粒黑穗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的有效光线;在分生孢子萌发方面,阐明了在排除未知物质干扰后,果生核盘菌对铜离子毒性的敏感性大大提高;在卵菌生理研究中,发现有机酸有利于氨基酸的合成,但增加细胞透性,这一矛盾可通过提高钙素浓度解决;在马铃薯退化病研究方面,提出温度对病毒侵染之后寄主耐病性变化的规律,以此作为制订种薯生产制度的指针,此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中,根据中心病株形成过程和数量,提出以降低病薯率及种植田间抗病品种为重点的防治方法。 他的主要著作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免疫学》,译著有《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识别一病原真菌》、《植物杀菌素》,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林传光1910~1980植物病理学家。1910年10月3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33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1937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后,先后任金陵大学副教授,农林部专员。北京大学植病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植物病理的研究工作。在真菌生理、水稻病害、植物杀菌素、马铃薯晚疫病和退化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成绩卓著。“马铃薯退化问题”的研究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主要著作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免疫学》、《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识别——病原真菌》等。发表的科学论文近百篇。 林传光中国植物病理学家。1910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3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0年3月31日去世。著有《普通植物病理学》(1959)、《植物病原真菌学》(1961)、《植物免疫学》(1963)、《植物病毒诊断和病原识别——病原真菌》(1975)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