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系jizuobiaoxi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从O引一条射线OX,选定一个单位长度以及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如图).O点叫做极点,射线OX叫做极轴.
设M点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用p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射线OX到OM的角度,那么p叫做M点的极径,θ叫做M点的极角,有序数对(p,θ)叫做M点的极坐标.

中学解析几何教材中规定,不作特殊说明时,认为极径p≥0.但是,在某些必要情况下,也允许ρ取负值.当ρ<0时,点M(ρ,θ)的位置按下列规则确定:作射线OM′,使∠XOM′=θ,在OM′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M,使|OM|=-ρ,则M就是坐标为(ρ,θ)的点.
总之,平面上点的极坐标(ρ,θ)有狭义和广义之别:
当0≤ρ<+∞,0≤θ<2π时,把(ρ,θ)叫做点M的狭义极坐标.这时,除极点外,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ρ,θ) (ρ≠0)是一一对应.
当-∞<ρ<+∞,-∞<θ<+∞时,把(ρ,θ)叫做点M的广义极坐标.在广义极坐标下,平面上的点与它的坐标是一多对应.
定理1 极点的坐标(0,θ),(θ∈R)有无限多个.
定理2 非极点M的坐标也有无限多个.如果(ρ
0,θ
0)是它的一个坐标,那么(ρ
0,θ
0+2kπ)及(-ρ
0,θ
0+ (2k+1)π)(k∈Z)都是点M的坐标.此二式可统一地写成( (-1)
kρ
0,θ
0+kπ) (k∈Z)的形式.反之,M点的任何坐标都能写成如上两种形式之一,即如果(ρ,θ)是M点的一个坐标,那么必存在一个整数k0,使ρ=(-1)
k0ρ
0且θ=θ
0+k0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