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松浦友久1935——日本私立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中国学会、中国语学会、东方学会等会员,中国语学和古代文学研究家。 1961年在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修业期间,曾在日本中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大会上作《日本古代汉文赋的系统》的报告。1963年修业期满后,一直在早稻田大学任教。1967年在日本中国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大会上作《关于古代日本的词的形式的若干问题》的报告。1968年任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副教授,同年在中国语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大会上作《论“长安一片月”的“一片”》的报告。1 973年参加《万有百科大事典》(二十四卷本,小学馆刊)第一卷《文学》中国部分的编写。1975年以来,一直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讲授“中国古典文学”,担任教授。 二十年来,他已出版了多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著作。1970年社会思想社以“教养文库”袖珍本丛书出版《李白——诗与心象》(中译本《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影响极大的著作。1972年社会思想社又以“教养文库”丛书出版了他的又一著作《中国诗选(三)·唐诗》(《唐诗——内在的韵律》);不久,该社又同样以“教养文库”丛书出版了他的《唐诗之旅——黄河篇》。1976年3月,由东京三省堂出版了他的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李白研究——抒情的构造》,奠定了他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此后,明治书院出版了他与别人共著的《中国的名诗鉴赏——中唐》。值得注意的是,1981年4月研文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诗语的诸相——唐诗札记》(中译本《诗语研究——唐诗札记》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4月大修馆书店出版了又一部学术专著《中国诗歌原论》(中译本《中国诗歌原理》即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专著都是先前发表过的许多论文的结集,其中有许多精辟见解,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此外,他与植木久行合著的《长安洛阳物语》于1987年3月由集英社出版,同年11月大修馆书店还出版了他主编的《校注唐诗解释辞典》。可见他的著作是非常丰富的。 二十年来发表的研究唐代文学的单篇论文也很多。除已收入《诗语的诸相》和《中国诗歌原论》两部著作的以外,还有如1969年3月发表《有关韩愈<;伯夷颂>;的二三问题》,1977年10月发表《<;李白研究——抒情的构造>;补稿》,1986年10月发表《李白<;秋浦歌>;注释的几个问题》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以来,松浦着重对李白的家世和生平进行了集中研究,在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会主办的《中国文学研究》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李白的出生地和家世》(1978年第4期),《李白的蜀中生活》(1979年第5期),《李白家室考》(1980年第6期),《李白在长安的经历》(1983年第9期、1984年第10期),《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行迹》(1986年第12期、1987年第13期)等等。这一系列论文,他准备在今后结集为《李白传记论》一书出版。 近十年来,曾来中国访问考察十多次。1985年5月曾率代表团到安徽马鞍山市出席“中日李白诗词研诗会”。1988年4月到1989年8月,应邀赴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研究,并发表《白居易与陶渊明》的论文(日本《中国诗文论丛》1986年第5期、1987年第6期)。1989年6月应邀出席在安徽九华山召开的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在会上作《李白离开永王幕府的时间问题》的报告。他已招过几届博士研究生,目前他的门下有四位博士生,其中一位曾在复旦大学作为高级进修生,从王水照教授进修苏轼研究;另一位曾在南京师范大学作为高级进修生,从郁贤皓教授进修李白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