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杰克·伦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杰克·伦敦1876—1916John Griffith Jack London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破产农民家庭。早年做过报童、制罐厂工人、水手、铁路工厂工人等。1894年参加西部失业工人向华盛顿的进军,曾被捕罚做苦工。1897年到阿拉斯加淘金,因病回乡,开始从事文艺创作。阅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受到尼采和斯宾塞的影响。初期发表反映资本主义竞争残酷性及印第安人斗争的短篇小说,如《老头子同盟》、《黄金谷》等。《热爱生命》一篇,反映人同自然界的严酷斗争,曾受到列宁的赞赏。1902年以记者身份深入英国贫苦阶层,写成《深渊中的人们》,控诉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和社会党活动,当过奥克兰社会党候选人。1908年发表美国第一部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小说《铁蹄》,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工人阶级反抗金融寡头的斗争。次年写成自传性小说、代表作《马丁·伊登》,通过一个青年作家个人奋斗的悲剧,深刻揭露资产阶级的腐朽和空虚。1910年以后,开始脱离现实斗争,创作热情明显减退。作品《月谷》、《三颗心》亦离开了社会主题。1916年正式声明退一出社会党。不久,因精神空虚、病债交集而自杀。

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生于1876年1月12日。童年就独立谋生到处流浪。1896年参加淘金行列,因患病,无获而归后,成为职业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余篇短篇小说、3部剧本及一些论文、特写等。代表作为长篇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10),著名的短篇有描写动物的《荒野的呼唤》、《白牙》(1906)及讲述一个饥寒交迫的人与一只饿狼生死搏斗的故事《热爱生命》(1906)。1916年11月22日服毒自杀。

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1876—1916Jieke·lundun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在贫困中长大,幼年起就以出卖体力为生,卖报、卸货,14岁进罐头厂当童工。后当水手,到过日本,回国后曾参加失业工人组成的“工人军”进军华盛顿,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他曾在美国各地流浪,被当作“无业游民”关进监狱,罚做苦工。他求知欲强烈,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听过近一年的课,因家境贫穷,不得不中断学业。后成为职业作家。尽管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苦难与艰辛,但他刚毅、顽强,作品饱含着他的深刻的人生感受。他从事文学活动16年,写出19部长篇小说、152篇短篇小说、3个剧本;大量的随笔、政治论文及自传体文章。自传体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1909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社会题材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普通的水手马丁·伊登劳动人民家庭出身,才智过人,决心在文学创作中建立一番事业,他忍受了巨大痛苦,克服重重障碍,经历了苦难岁月后,获得了声誉、爱情和财富,他信奉“捷足先登,强者必胜”的原则,他在上流社会中看到了他曾认为唯一能承受文化的这个阶级的虚伪,可是他没有勇气和力量再回到自己出身的那个阶层,就连他所爱的罗丝也使他失望,他感到理想破灭,精神空虚,终于自杀。作者在小说中否定马丁·伊登的个人主义思想,虽然没有指出未来的希望,但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尖锐的批判。1913年后,杰克·伦敦因为经济上的挫折与家庭纠纷,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经常酗酒,1916年11月12日服毒自杀。杰克·伦敦是一位勇敢的忠诚的艺术家,他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渗透着对社会不平等的愤怒和反抗精神,喊出了美国下层人民的呼声。他擅长以人物行动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炼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的创作丰富了美国先进文学宝库。

☚ 德莱塞   福克纳 ☛
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1876~1916

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作家。
杰克·伦敦出身贫寒,自小就去卖报,当过水手、铁路工人、淘金者等,在出卖体力的过程中认识到文化的重要,经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名作家,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地位、财产和爱情,但在得到的同时又感到了一种理想的幻灭,于40岁时服毒自尽。
在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有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以北方淘金人生活为背景的“北方故事”,也有以动物故事为主体的中篇小说《荒野的呼唤》、《白牙》,还有带有鲜明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等。在他的小说中,作者或用浪漫主义手法将大自然与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照,刻画了淘金者和猎人们的粗犷性格和顽强意志,赞美他们勇敢、坚毅的品格;或以动物为象征,写出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或以拟人的眼光和手法发现和表现那些动物身上被人们所忽略的美德,以动物的物性出发,真实地描摹他们在具体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或以小说人物的成长及幻灭,真实地表现自己对声名的渴望及幻灭。他的小说,题材新颖,情节紧凑,富有传奇性,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德莱塞   庞德 ☛

杰克·伦敦1876—1916Jack Londop

美国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一生共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政论文集等50余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铁蹄》、《马丁·伊登》等。主张用社会主义革命来改变现存社会秩序,揭露美国黑暗社会制度,同情广大下层人民。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

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1876~1916

美国作家。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便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先后做过报童、童工,水手,当过流浪汉。1894~1896年曾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上过中学和大学。后去加拿大淘金,因染上坏血症空手而回。自此埋头写作。早期短篇小说集《狼之子》 (1900)、《严冬的孩子们》(1902)等,多描写北方淘金者的冒险生活,统称为“北方故事”; 因题材新颖和富于传奇色彩而大受读者欢迎,并由此成名。其中,《热爱生命》受到列宁的赞赏。接着发表的中篇小说《荒野的呼唤》 (1903)和《白牙》 (1906),描写狼变成狗和狗变成狼的血腥搏斗,借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争夺,博得社会舆论和热烈好评,尤以前者为他奠定了文坛巨匠的地位。此后积极参加美国社会党的活动。1908年发表的长篇政治幻想小说《铁蹄》,详尽地描绘了工人同“铁蹄” (垄断寡头政府机构) 的斗争,并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美国进步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引起了广泛反响。次年最杰出的代表作《马丁·伊登》问世,描叙同名主人公凭个人奋斗成为知名作家,爬上社会“顶峰”后因精神空虚而自杀;该作与1904年写的长篇小说《白狼》相呼应,抨击了尼采的“超人”哲学,也反映了作家的思想矛盾,带有半自传性。晚年退出社会党。最后死于吗啡中毒。他的作品语言精练,情节紧凑,擅长人物行动的刻画,其优秀之作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典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德莱塞   辛克莱 ☛
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1876—1916Jack London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从小就干体力劳动,上街卖报,进厂当童工,后来又当水手和工人,并多次过流浪生活。但是他一直努力学习,1896年考取大学,一年后又辍学去阿拉斯加淘金,1898年因病返回旧金山,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他一生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三部剧本以及政论、特写等。早期的“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在这些短篇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表达了他对于人类美好生活的响往。特写集《深渊中的人们》描写了伦敦贫民窟和贫民收容所的真相,控诉了英国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他的两部描写动物的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了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长篇小说《海狼》揭露了尼采式的“超人”劳森的兽性的残忍和利己主义。另一长篇《铁蹄》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描写了美国的政治斗争和工人运动,揭露了寡头政治和革命派的内部斗争。在此之前,杰克·伦敦已参加了社会党,相信社会主义,所以在小说中明确地指出了议会道路只是政治幻想。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前半部带有自传性质。小说通过水手马丁·伊登和资产阶级小姐罗丝的爱情故事,描写了主人公个人奋斗的悲剧命运,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批判。他的作品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文字生动精练。但也有一些小说粗制滥造,最后他由于精神空虚终于自杀。

☚ 德莱塞   奥尼尔 ☛

杰克·伦敦

即“伦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