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杨辉南宋数学家。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是金元之际数学上的四大家。论证弧矢公式,被称为“辉术”,著有《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十二卷,其中《开方作法本源》,论证二项式系数可排成三角形,比法国市列兹·巴斯加(1623—1662年)的《巴斯加三角形》早约三百五十年。杨在数学上主要贡献是民间实用数学和各种简捷算法,并为珠算盘的产生奠定基础。著有《日用算法》、《乘除通变算宝》、《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和《杨辉算法》、《杨氏算法》等。在《杨辉算法》、《乘除通变算宝》等中列有珠算除法“九归”口诀,介绍筹算乘、除的各种简捷算法(如乘法互换、加减代乘除、斤求两、两求斤等算法),对后来省算工作的推广影响甚大。 杨辉 152 杨辉南宋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字谦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约生活于13世纪中后叶。生平不详。著述甚丰,共5种21卷:《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本末》3卷、《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续古摘奇算法》2卷。后三种合称《杨辉算法》。内容比较浅显,多为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配以插图,生动直观。首创以诗歌、口诀表述问题,并概括各种数学方法,颇利于初学者理解、记忆和运用。杨辉致力于简化算法的研究,总结出“单因”、“重因”、“九归”、“加减代乘除”、“求一”等多种筹算乘除捷法。为后世演变为珠算口诀奠定基础。丰富和发展了沈括隙积术成果,给出了级数求和的方垛、果子垛、三角垛、四隅垛等公式。推进了垛积术的研究。创用“纵横图”之名,并对其构成规律有所发现和概括,为前代所未有。其著作广收博引古代数学典籍,使今已失传的数学成就得以传世。如著名的开方作法本源图(贾宪三角)、增乘开方法等。杨辉十分重视数学的普及,其著作多为普及型的数学教科书。在《算法通变本末》中列出的“习算纲目”,是杨辉多年从事数学教育的经验总结。可视为一份初等数学教学大纲,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他提倡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熟读精思、融会贯通。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强调例题的典型性,要“举一(例)而三隅反”。其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 王恂 朱世杰 ☛ 杨辉 杨辉13世纪Yanghui中国数学家。南宋末年钱塘(今杭州)人,他的数学著作据记载有五种二十一卷,其中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古代数学资料。北宋数学家刘益创立正负开方术, 打破过去方程系数仅取正数的限制,是高次方程理论的重要进步;贾宪创立增乘开方法与开方作法本源, 这些成果都是靠杨辉的记载才得以保存的。他的书中还记载了唐宋间筹算改革的许多内容,包括与今天珠算九归口诀已大致相当的“九归新括”。他还编写了一篇“习算纲目”,对数学教学内容作了分类,然后对学习顺序、时间安排、教材、参考材料、复习巩固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学习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循序渐进、融汇贯通,提倡理解而反对死记硬背, 是古代数学教育史上少有的珍贵文献。 洛书
六六图
六六阴图
九九图 ☚ 秦九韶 朱世杰 ☛ 杨辉约13世纪中国南宋数学家,曾在《详解九章算法》中注贾宪于11世纪已掌握开方作法本源(即杨辉三角)和增乘开方法。著作甚多,其《续古摘奇算法》是宋代研究纵横图的重要著作。 杨辉南宋数学家。字谦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详解九章算法》 (1261)十二卷、《日用算法》 (1262)二卷、《乘除通变算法》 (1274) )三卷、《田亩比类乘除捷法》 (1275)二卷、《续古摘奇算法》 (1275)二卷。在《乘除通变算法》中他创立了“九归”口诀,介绍了筹算乘、除的各种速算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