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元·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 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 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 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 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 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 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按:式古堂书画考卷十八 杨载 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迁居杭州。元延祐进士,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能文。诗尤有名,风格苍劲。与虞集、范梈、揭傒斯并称元诗四大家。有《杨仲弘集》。 ☚ 柳贯 萨都刺 ☛ 杨载 杨载杨载 (1271—1323) 字仲弘。本浦城 (今福建浦城县)人,后迁居杭州。少孤而好学,年40不仕。因户部贾国英数次荐举,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延佑二年 (1315年),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未到任而卒。杨载天禀旷达,气象宏朗; 开口论议,直视千古。赵孟頫极推重之。为诗主张 “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风格雄浑,“一洗宋季之陋”。有《杨仲弘集》传世。 ☚ 送仪上人归天台 赠惠山圣长老 ☛ 杨载 杨载1271—1323字仲弘,先世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后徙钱塘(今浙江杭州)。以布衣召为翰林院编修官,预修武宗实录,调海船万户府照磨。延祐二年(1315)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至治三年卒,年五十三。《元史》卷一九○有传。黄溍撰《墓志铭》(《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三)。载在翰林,极为赵孟頫所推重,由是名动京师。“其文章一以气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言”,其诗尤有法,“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元史》本传)。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著有《杨仲弘集》八卷。词存《水龙吟》一首,为登临怀古之作,咏楚汉相争。见《式古堂书画考》卷一八。 ☚ 张可久 朱晞颜 ☛ 杨载 杨载1271—1323字仲弘。先世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后徙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因为钱塘人。少孤,博涉群书。年四十,不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元仁宗延祐(1314—1320)初,应科举,登进士第,授承务郎、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其文章深得赵孟頫推重,因而名动京师。载讲究诗法,著有《诗法家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系后人伪托)。据传虞集得其所传诗法。载作诗极为认真,瞿佑曾亲见其诗稿,称其“字画端谨,而前后点窜几尽,盖不苟作如是”(《归思诗话》卷下)。其各体诗作中皆有佳作,瞿佑《归田诗话》对他的诗甚为欣赏,称其作“沉雄典实”。载主张“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提倡“使字当,下字响”(见《诗法家数》)。他推崇汉魏和盛唐诗歌,认为学诗应由此入门,谓“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见《元诗选》初集丁集)。其五古如《雪轩》,就既有汉魏的朴实,又有唐人之风致,运笔空灵而气韵生动。载诗最为人传诵者为七律《宗阳宫望月》;此诗清空圆润,被人称为“绝唱”。其七言歌行雄浑流丽,如《古墙行》、《梅梁歌》在当时就为人所推许。范梈对他的评价颇高,范序《仲弘集》云:“仲弘天禀旷达,气象宏朗,开口论议,直视千古。每大众广集,占纸命辞,傲睨横放,尽意所止。众方拘拘,己独坦坦,众方纡徐,己独驰骏马之长坂而无留行。……要一代之杰作也。”有《杨仲弘集》。《元史》卷一九○有传。 ☚ 潘音 范梈 ☛ 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代诗人。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年四十未仕,后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仁宗延祐二年复科举,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有《仲弘集》八卷。 杨载 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杭州。年40未仕,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后中进士,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诗文颇具时名,与虞集、范梈、揭傒斯并称。散文以气为主,而以诗成就为高。著有《杨仲弘集》。 ☚ 张养浩 范梈 ☛ 杨载1271~1323Yang Zaipoet of the Yuan Dynasty,his courtesy name was Yang Zhonghong.Works: Poetry Collection of Yang Zhonghong,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