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蕙1845~1918yang hui
字风轩,号小瀛,又号泾上耕夫。泾阳县桥底镇席杨村人。教育家。幼时家贫,生计艰难。曾师从刘光蕡(号古愚)和贺瑞麟。光绪十四年(1888)乡试中举,次年参加会试落第,遂回乡潜心治学。他继承刘、贺两先生的为学精神,深知西风东渐,非科学无以救国;世道浇漓,非道法无以匡时。探求经世学问,蓄志致用。后又钻研数学、水利,约志趣相投者至三原、兴平、醴泉、长武等县实地勘测,曾向水利先辈郭希仁建议重修郑白渠。光绪二十四年(1898)第二次参加会试,时值戊戌变法,加入保国会,积极参与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逃出北京,辗转山东、甘肃回陕。先避于醴泉县烟霞洞刘光蕡处,复折回泾阳,绝意仕途,从教终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主讲泾阳泾干、瀛洲两书院,出任山长。学制改革后任泾阳劝学所所长,首创泾阳林桂巷女子国民学校,亲任校长。任教期间不仅向学生传授西学,还勇于实践,亲自带领学生到工地勘测水利工程,购置机器开渠凿井,鼓励群众植桑养蚕。提倡男女平等,主张男女同校,建议官府大力兴学。晚年担任泾阳县孔庙祭祀官,坚持教授学生数人。1918年逝世,终年74岁。有文集六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