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维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维桢1296—1370

元文学家、书法家。诸暨(今属浙江)人。字廉夫,号东维子。因读书铁崖山中,又号铁崖,晚年自称老铁。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元末为江西儒学提举,有惠政。农民大起义时,居富春山。晚年居松江。张士诚据浙西,屡招不赴。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召诸儒纂修礼乐书志,遣使诣门聘请,他作《老客妇谣》一首以明不仕两朝之志;所修书叙例略定,即请归,抵家卒。工诗,其乐府尤著名,称“铁崖体”。学唐代诗人李贺,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因其风格奇诡,明初人讥之为“文妖”。书法善行书草书,有劲健之气。著有《东维子集》三十卷,《铁崖文集》五卷,《诗集》六卷,《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六卷。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别号铁笛道人。又自称抱遗老人。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泰定进士,历任天台县尹、江西儒学提举等职,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晚年居松江。张士诚屡招不赴。明太祖召其纂修礼、乐书志,辞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表明不仕两朝之志;所修书叙例略定,即请归,抵家卒。其诗号“铁崖体”。七古歌行多咏史、拟古之作,奇诡新异,不免怪诞。竹枝词则清新通俗,深得民歌风味。部分乐府诗揭露社会黑暗,最有价值。亦能文,平顺无特色。又工书,善行、草,有横放杰出之气。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传世书迹有《城南唱和诗》、《壶月轩记》等。

☚ 杨朝英   张埜 ☛

杨维桢

杨维桢

见“文学”类。

☚ 唐棣   朱璟 ☛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元末为江西儒学提举。兵乱起,避地富春山。后徙居钱塘,张士诚屡召不赴。晚年居松江,和一批文人墨客“笔墨纵横,铅粉狼藉”。还曾建立乐班,吹弹歌舞,演出频繁。班中如竹枝、柳枝、桃花、杏花,都是著名的歌伎(见瞿佑《归田诗话》下卷)。亦曾作夏庭芝家西宾,与夏氏生活情致有共同之处。入明不仕。创作以诗歌为主,诗风奇诡,明初人有“文妖”之讥。亦以拟古乐府见称于时。作有《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隐然有旷世金石声,人之望而畏者”(张雨《铁崖先生古乐府序》)。又是著名书法家,善行草书。卒后,宋濂为他作墓志铭称:“吴越诸生多归之,殆犹山之宗岱,河之走海,如是者四十馀年。”著有《东维子文集》三十一卷,其中收有评论元曲家或专论戏曲的文章数篇。评元曲家风格曾云:“奇巧莫如关汉卿、庾吉甫、杨淡斋、卢疏斋;豪爽则有冯海粟、滕玉霄;酝藉则有如贯酸斋、马昂父。”在《朱明优戏序》等文中表示对普通艺人的热情崇扬;在《周月湖今乐府序》等文中主张戏曲作品应当达到“文采、音节相济”的境界。在《优戏录序》中则称:“优戏之伎,虽在诛绝,而优谏之功,岂可少乎?”充分肯定了优戏的感化作用与教化作用。

☚ 陈肃   张鸣善 ☛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其父筑楼铁崖山中,聚书万卷,使维桢于楼中读书五年,因自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绍兴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进士,任天台尹,改钱清盐场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调。后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赴,逢兵乱,避于富春山。后徙居钱塘,张士诚召之,不往。后筑室松江,有小蓬壶、草玄阁诸胜,与文人墨客诗酒唱和,以声色自娱,生活放纵。维桢有时吹铁笛作《梅花弄》,坐客蹁跹起舞,被视为神仙中人。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召维桢纂修礼乐书,推辞云:“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次年,仍遣使敦促,维桢进《老客妇谣》一首以明志,进京留一百十日,所纂叙例略定,即求归。太祖成其志,赐安车还山。宋濂赠诗说:“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抵家卒,年七十五。与陆居仁、钱惟善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维桢为元末诗坛领袖。论诗主张写个人性情,不同于传统的“性情之正”即“温柔敦厚”说,实际上开明代性灵说之先河。还反对元初以来在宗唐风气中出现的模拟弊端,在《吴复诗录序》中言:“后之人执笔呻吟,摹朱拟白以为诗,尚为有诗也哉?故摹拟愈偪,而去古愈远。”由于维桢与弟子及其追随者形成一个诗派,所以其诗名声很大,有铁崖派之称,其诗则被称为铁崖体。论诗和创作都表现出排斥律诗而提倡古乐府的倾向,认为“诗至律,诗家之一厄也”,而对他潜心写作的古乐府则十分自许。其学生也以此宣扬他为一代文宗。维桢诗作以古乐府最为著名,张雨对其古乐府作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上法汉、魏,而出入于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人之望而畏者。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铁崖先生古乐府序》)。其古乐府很少沿袭乐府旧题,而是自制新题。又好用历史故事,却以己意翻新,寄寓其评价。故前人常论及他的咏史诗自有特色。在诗风上耽嗜瑰奇,沉沦绮藻,受李贺影响较深,有时不免奇诡怪僻。其《庐山瀑布谣》以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描写梦中的奇情幻景,在元诗中少见;其《五湖游》描写仙境与人世杂陈,时空跳跃,想象奇幻,被人称为“天仙之语”。清钱谦益既肯定了其古乐府“前无古人”的一面,又指出“窈眇娟丽,希风长吉,未免刻画之诮”的缺点。(见《列朝诗集小传》)在古乐府之外,杨维桢的竹枝歌也很著名。他还写了一些宫词和香奁诗。其竹枝歌写得婉丽动人,语言清新通俗,具有民歌风味,当时影响就很大,一时和者五十馀人,极受明、清时代人的激赏,乃至认为他是刘禹锡后的第一人。明代胡应麟对其《西湖竹枝歌九首》中的“劝郎莫上南高峰”一首评价尤高,认为“其婉丽,梦得靡加”。其《香奁八咏》承唐代韩偓之后,有过之无不及,胡应麟评为“精工刻骨,古今绮辞之极”。(均见《诗薮》外编卷六)这类诗也招来不少非议,瞿佑谓其“皆言宴赏游乐之意,亦其平生性格所好也”(《归田诗话》卷下)。杨诗良莠不齐,前人攻击他为“文妖”,斥其创作为“淫辞怪语”,则亦过分。所著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集》。《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 张昱   李祁 ☛

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铁史、铁仙、铁笛子、铁龙叟、铁龙精、凡铁雅、老铁、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笛道人、铁篴道人、仙伯、锦窝老人、抱遗老人、抱朴遗叟、会稽外史、湖山风月福人。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元代文学家。泰定四年进士。曾任天台县尹,后改盐官。官至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曾预修辽、金、宋三史。晚年居松江,明太祖朱元璋召其修礼乐书志,叙例略定,即请还家。著有《东维子文集》三十卷、附录一卷,《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等。
索引:杨维桢,廉夫,铁崖、东维子、铁史、铁仙、铁笛子、铁龙叟、铁龙精、凡铁雅、老铁、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笛道人、铁篴道人、仙伯、锦窝老人、抱遗老人、抱朴遗叟、会稽外史、湖山风月福人;草玄阁、小蓬台、七者寮、西楼、琴书真乐窝、万卷楼、边上梅、玉山草堂、看剑亭、挹清堂、黄溪书舍、挂颊亭。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元代著名文学家、辞赋家。《明史》有传。字廉夫,号铁崖,后号铁笛。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耿介狷直,十年不得升迁。后调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元末兵乱,避地富春山,后徙居钱塘。张士诚召之不赴。移住苏州、松江等地。明洪武二年(1369),诏征隐逸之士修纂礼乐典籍,他以年老固辞不仕。朱元璋令赐安车诣朝,留百余日,为纂叙例,即乞归。次年卒。宋濂为撰墓志铭。诗文赋创作丰富,为元代一大家。其诗学李贺,以古乐府著名,号称“铁崖体”。其赋今存计八十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成绩都很突出。其特点是现实性较强,有的反映元代后期社会的危机,如《些马赋》;有的鞭挞当时的贪官暴吏,如《骂虱赋》;有的描绘世途的险恶艰难,如《忧释赋》;还有批判神仙迷信的;揭露人性巧伪的等等。《骂虱赋》指出虱子只是小毒小臭,而那些“剥人及肤,残人致命”的人才是大毒大臭,表现了作者对元末酷吏的大胆揭发和切齿痛恨。他的赋笔力雄健、语言简洁,在相当深广的程度上反映了元代后期的历史面貌,使元代前期纤弱的颓风为之一振。其不足是情辞直露,凋润恨少。著有《东维子文集》31卷、《铁崖先生古乐府》10卷、《复古诗集》6卷以及《铁崖赋稿》、《丽则遗音》等。

☚ 杨慎   杨循吉 ☛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号铁崖,后号铁笛。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享年75岁。少时,其父杨宏修楼铁崖山,藏书万卷,将杨维桢送到楼上,关了五年,使他博览群书,增长了知识,从此自号“铁崖”。杨维桢于元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出任天台县尹。后改任钱清盐场司令、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浪迹浙西山水间。张士诚多次召请他,但他屡招不赴,徙居松江。“笔墨纵横,铅粉狼藉”,与一批文人墨客,共沉于声色之中。明朝立国后,朱元璋多次召他前去修礼乐书,他却以“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嫁者耶”为由,拒不奉招。赋老客妇谣以进。后来朱元璋满足了他提出的条件,用安车接他到南京,便主持制定了《礼乐书》,叙例毕即请回山。他在南京总共停留110天,还家后不久即卒。
他一生著有诗文集《东维子》30卷,附录1卷,《铁崖古乐府》10卷,《乐府补》6卷,《复古诗集》6卷,《丽则遗音》4卷,以及《春秋合题著说》、《史义拾遗》等并传于世。他一生的赋作颇多。一是载于《丽则遗音》,共32首;“皆其应举时私拟程式之作” (据《四库提要》);二是存于《铁崖赋稿》,共48篇,为“未刻稿”(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三是《铁崖文集》中有《土圭》、《莲花漏》、《记里鼓》三篇(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代赋汇》收其赋33篇,虽然不是其作品的全部,然而其辞赋创作的成就已经相当耀眼了。
从思想性上说,鲜明的现实性和强烈的讽刺性是铁崖赋的最大特点。如《些马赋》,从马的沉渊,联想到知识分子的苦闷,至于民众的疾苦,可想而知,它虽是一篇抒情小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朝后期深刻的社会危机,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他如《承露盘赋》批判神仙的迷信;《乞巧赋》揭露人情的虚伪;《忧释赋》刻画世途的艰险等,都有鲜明的针对性。尤其是《骂虱赋》中把那些剥人及肤,残人致命的贪官暴力比作大“大毒大臭”,这是作者及广大民众对元末黑暗统治的激烈怒吼。而《怀延陵赋》以委婉的笔势揭露了元朝宫廷内部的夺权残杀,从而反映了元朝的统治已经到了腐朽反动的尽头了。因此,铁崖赋从总体上说是一部深刻地批判现实之作。
从艺术性上看,他的赋作形式较呆板,缺少创新;但笔力雄健,语言简明,是元末赋家当中的佼佼者。
他不但是元代的辞赋大师,而且是元末的诗坛领袖。他的诗纵横奇诡,独具一格,人称“铁崖体”,影响深远。其散文虽较平顺,但亦不乏佳篇。

☚ 朱德润   宋濂 ☛

杨维桢

参见李调条。

杨维桢

元代书法家。公元1296年生,1370年去世。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市)人。其楷法师承欧阳询、虞世南,行草书清刚劲迈,超逸奇古。传世书迹有:《真镜庵募缘疏卷》,纸本墨迹,宽33.3cm,长278.4cm,行书42行,每行字数不等;《鬻字窝铭》;《竹西草堂记卷》等。

杨维桢1296—1370

元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东维子,又号铁崖、铁笛道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泰定进士,累官至江西儒学提举。其诗以拟古乐府名盛一时,号“铁崖体”。虽“吴越诸生多归之”,亦有以其诗风奇诡,过于藻饰而讥为“文妖”。长于行、草书,又善吹笛。有《东维子文集》三十卷,《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等。

东维子集/东维子文集/丽则遗音

☚ 滋溪文稿   东维子集 ☛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又号铁笛道人、抱遗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官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元末避乱钱塘,入明后未出仕。以诗文擅名当时,其诗号为“铁崖体”,誉者推为“一代诗宗”。散文亦为一代大家,文章朴雅奇奥,文笔纵横老练。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复古诗集》等。

☚ 危素   吴莱 ☛

杨维桢1296-1370yáng wéi zhēn

《本草纲目》果部第29卷桃(1)。人名。字廉夫,号铁崖,又号东北子,别号铁笛道人,诸暨(今属浙江)人。以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推官,江西等地儒学提举。入明不仕。著有《东维子集》、《铁崖古乐府》。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

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宇廉夫,号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诸暨(今属浙江)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曾任天台县尹、盐官、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等职。有《东维子文集》30卷、附录1卷,《铁崖先生古乐府》10卷、《乐府补》6卷,《复古诗集》6卷等。其诗多咏史拟古之作,雕琢过甚,又喜用奇辞,因此诗风比较怪诞晦涩。少数作品较有现实意义,如揭露盐商与描写盐工的《盐商行》、《海乡竹枝词》等。小诗时有清新意远之作,如《买妾言》、《西湖竹枝歌》等。

☚ 王冕   萨都刺 ☛

杨维桢1296~1370Yang Weizhen

poet and proser of the Yuan Dynasty,also named Tieya,meaning Iron Cliff. Works: Old Ballads of Iron Cliff,Poetry Collection of Returning to the Ancient,Collected Works of Iron Cliff,etc.

杨维桢1296—1370

元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东维子。诸暨(今属浙江)人。筑楼铁崖山,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 因自号铁崖。泰定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张士诚据浙西,屡招不赴。朱元璋召其修书,作《老客妇谣》一首以拒之。喜游山水,晚居松江。所作古乐府纵横奇诡,自成一格,多以史事和神话为题材。散文则较平顺。善行、草书,有倔强之气,明李东阳称其“矫杰横发”。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