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福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福魁1799~1872

著名太极拳家,杨式太极拳创始人。名福魁,字露禅,别号禄缠。河北永年人。幼年家境贫寒,常以打短工为生。其乡里习武风盛,露禅遂学得一些拳术。后辗转投入陈家沟太极拳家陈长兴门下勤修太极拳技艺,对武术认识益深,功夫大长。在从师陈长兴学艺期间,恭敬事师,刻苦用心,兼之聪敏慧悟,深得陈长兴器重。据传,杨露禅先后三进陈家沟,共学拳18年,掌握了太极拳的内在功夫,成为长兴门下的佼佼者。此后,应邀赴北京授拳,曾任京师旗营武术教师。其拳术功夫也日臻化境,尤其擅长 “以柔克刚”之术,能以小胜大,以弱克强,与人比武多次获胜,从而名噪京城。其时也与董海川等武术名家来往密切,共同为武术的开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在传艺过程中,为了适应更多人的练习需要,根据自己的体悟,对所学的陈式太极拳进行了适当编改,删除了一些跳跃性、发力性动作,使整个拳套平稳柔和,松畅开展。又经其后人加工完善,成为流行广泛、影响深远的杨式太极拳。杨露禅是太极拳社会化的关键性人物之一,他的武术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尚武思想对后来武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严谨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技进行改革,是成功的典范之一。露禅子孙后辈中承其艺而为太极大家者亦有多人,其中如杨班侯、杨健侯、杨澄甫等均蜚声武林。


杨福魁

杨福魁

杨福魁

(1799—1872)字露禅,“禅”亦写作“蝉”,世以字行;别号禄缠。河北永年人。幼年家贫。约十岁被卖至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陈氏著名拳师陈长兴每晚至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子弟,露禅殷勤侍候,窥习拳艺。长兴喜其敏,遂收为徒,尽传其术。约1850年,露禅返永年,寓居太和堂药号,以授拳为生。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亦折节求教。后经武汝清推荐,到北京传拳。曾任京师旗营武术教师。露禅擅长以柔克刚,避锐制坚,声名甚著。他为了扩大传习范围,适应保健需要,把陈长兴传给的陈式老架太极拳进行修删,逐渐删改原有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编创成独具特色的杨式太极拳。此拳套经其子健侯和孙澄甫的不断修润,定型成目前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

☚ 戴文雄   杨露蝉 ☛
杨福魁

杨福魁1799——1872

字露蝉,别号禄缠,直隶永年县人。年轻时慕河南温县陈氏拳名,往投陈长兴门下。他天资颖异,秉性坚毅,终于尽得陈氏拳法之秘。后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习,名震朝野,有“杨无敌”之称。其子班侯、健侯,自幼秉承父教,均卓然成为名拳家。满族人全佑、凌山、万春,亦得露蝉之真传,但均奉露蝉之命,拜于班侯门下。

☚ 杨兆清   李小龙 ☛
杨福魁

杨福魁1799—1872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字露禅,别号禄禅,河北永年人。自幼家贫,被卖到温县陈家沟为陈德瑚家僮。当时陈氏十四世孙、著名拳师陈长兴每晚都在德瑚家前厅教人习武,杨露禅聪明好学,被陈长兴收为徒弟。据说有一次跟其他师兄弟们较量武功,杨全胜,陈很高兴,将自己的全部拳术都传给了他。他四十岁左右时,陈德瑚亡故,才回到家乡,寄居在太和堂药号,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都好拳术,曾向他请教。后来他又到北京传拳,任旗营武术教习,与董海川常较手,名声愈来愈高。在长期的研练过程中,他逐渐删改了陈式太极拳的纵跳、震足等一些难度高的动作,使动作更加和顺自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后来他将拳艺传给了儿子杨班侯和杨健侯,健侯传子澄甫,经过他们的不断修改,就成了后世流传最广的杨氏太极拳。

☚ 董海川   武禹襄 ☛

杨福魁1799—1872

清初杨式太极拳奠基人,字露禅,号禄缠,永年(今属河北)人。从陈长兴习拳,夜窥其家传秘技,悉心研究,功力大进;一次与陈家诸徒较技全胜,师惊其才,遂尽授秘术。艺成至京师任教,时称“杨无敌”。曾与董海川较技3天,功力相当。所遗拳路经其孙杨兆清修改定型成杨式太极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