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济时1522—1620
明代著名针炙学家。字继洲。浙江衢州 (今衢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祖父曾任太医院御医,著有 《集验医方》,进呈朝廷,谕令刊行天下。济时幼年攻举子业,屡厄于有司,遂弃儒习医,遍读家藏医籍,积年累月,寒暑不辍,终成名医。嘉靖时任侍御医,隆庆二年(1568) 任职于圣济殿太医院,万历年间仍任医官。人以疾病造请者,应手奏效,声名遍南北。隆庆二年 (1568),奉明穆宗朱载垕旨为徐閤老秋诊治,杨继洲候得“六脉数大”,断为 “积热积痰,脾胃虚弱”,遂投以清热健脾化痰汤,药下即愈。杨继洲尤精于针炙之术,此系得于家傅《卫生针炙玄机秘要》一书。后因感到此书尚未能备,于是复广求群籍,参阅 《神应经》、《古今医统》、《乾坤生意》、《医学人门》、《医经小学》、《针炙经》、《针炙聚类》、《针炙捷要》 以及《小儿按摩》等书,并考之于《素问》、《难经》,钻研针炙宗旨并加以个人多年之经验体会,辑成《针炙大成》十卷 ( 《四库全书》作《针炙大全》,乾隆二年会稽章延圭刊本作《针炙集成》)。此书比较全面总结了我国明代以前的针炙学术成就,内容丰富,编辑得当,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是一部对针炙界影响很大的著作。杨断洲晚年曾去山西为巡按御史赵文炳医治痿痹,仅施三针,霍然而愈,赵文炳为答谢杨氏,刊刻其所编《针炙大成》,此书遂得以大行于世。书首有万历二十九年 (1601) 赵文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