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汉俑。1965年8月发现。在咸阳市北郊杨家湾。这些兵马俑排列在10个土坑中。最多的一个土洞有俑121个,最少的有47个。埋葬立俑最多的一个土洞有300多个,最少的有100个。骑马俑有大小两种。大骑马俑通高68厘米,毛色有黑、红、紫三种。马身上都有彩画的鞯子和辔头等,骑俑有红、白、绿、紫等色的彩画服饰,有的还披有黑色铠甲。小骑马俑通高50厘米,毛色比大马俑多一种白色,其他都与大骑马俑相同。骑俑作出握缰绳和举器械的姿势。大部分马的臀部、尾部和俑背上刻划有各种不同的数字记号。骑马俑共580多件。立俑也有大小两种,大的高48.5厘米,小的高44.5厘米,俑右手握空拳半举,左手握拳下垂,右手中厚可能有物,个别的手中还有铁棍残段。有的立俑出土时,坑中分布着许多彩绘陶盾,估计原来都在手中执着。大多数俑是武士打扮,还有些做出跳舞、奏乐、指挥等不同的姿态。服饰有红、绿、黄、白等各种颜色。武士俑身上披着各式黑色铠甲,铠甲上用红、白颜色划出甲片的形状和连缀情况。有的俑背上有一方形小袋,可能是箭囊。立俑出于南边4个坑中,共约2 000件。该处还出土有鎏金、铜镞、弩机、车马饰及蚌饰品等,均出于两层铺砖之间。坑上部出有绳纹板瓦、筒瓦及瓦当等。有的人认为,它们是周勃、周亚子父子的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