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祥1899~1957yang qixiang
字瑞轩。兴平县(今兴平市)庙道巷人。1920年西安神道中学毕业后到三原投奔于右任所部陕西靖国军;后选入成都讲武堂。1925年秋升任国民军第二师通讯队长,随师长刘郁芬入甘肃,升任团长。时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围攻西安,城内粮弹俱缺。经刘郁芬推荐,随援陕前敌总指挥孙良诚赞襄军务,奉命与张少云赴咸阳求援。后辗转三原得到于右任亲笔信,送来募捐麦子十余石,圆边馍百十个。同年11月下旬西安解围后,随孙良诚率部穷追镇嵩军至潼关外,旋受命为留守司令。1931年受杨虎城之邀,出任少将参议。1936年,全国抗日浪潮高涨,杨虎城召集部下商议抗日对策,提出联合几个方面军共同抗日的主张,杨被推为联络人。受命后,在清明节前一天携史国佐驱车由黄陵赴陕北洛川,经王一哲将军引见面晤少帅张学良,送交杨虎城的信件,通报了西安学生请愿抗日和杨虎城抗日救国的决心,促成了张、杨联合抗日的协议。1949年西安解放前,胡宗南挟杨随军南撤。行至宝鸡后,他伺机逃脱,先到平凉,后赴兰州。1957年因患高血压病故。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