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凡·爱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凡·爱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杨·凡·爱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比利时的布鲁日,在15世纪的时候,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居住在这里,阿尔诺芬尼就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商人。杨·凡·爱克的这幅画,是为他和新婚的妻子画的 “结婚照”。
图中一对年轻的新人正在新房中举行幸福而庄严的婚礼。阿尔诺芬尼举起右手,而新娘则把右手合在他的左手上——画家向我们展现了他们俩人正在相互祝福的一瞬间。挂在墙上的凸面镜,反射出房间里看不见的另一面,它延伸了室内空间。柔和的阳光从左边窗口照射进来,在房间里投下不同的阴影,同时使吊着的铜灯、主人公穿着的毛皮披风、其妻戴着的白色面纱等显示出不同的光度。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杨·凡·爱克


画家为了进一步增强画中事件的真实性,还将自己的形象映入凸面镜中,并在镜子上方写着“杨·凡·爱克在此,1434年”。不仅如此,为了表示婚礼的庄严意义,还使用了种种象征手法。如: 烛台上的蜡烛白天还点着,象征着耶酥在观望他们的婚礼; 雨天穿用的木屐脱放一旁,表示他们站在“圣土”上; 那只杂毛的小狗则象征忠贞; 房间内其他许多装饰,也都含有宗教性的意义。不过杨·凡·爱克的功绩却在于 在继承中世纪象征手法的同时,他能将这些象征隐寓在现实的日常生活情景之中,让他的人物置身在他们自己的环境里面,从而开创了一种非常写实而又动人的绘画形式。
杨·凡·爱克(1390—1441)是一个小市民,他当过勃艮第的宫廷画师,1430年移居布鲁日。在他的画中,光线和明暗层次的运用,简直令人可以“触摸”到画的每一处表面。他完全懂得金属、皮革等对光的反射是不同的,不应把它们画成相同的物质而应将它们区别一下。为此他改进了油画技术,用油来充当溶解液。他用一层或几层极薄的油画颜料涂在丹配拉(一种鸡蛋水胶颜料)的表面,油画颜料便会使色彩透亮到下面,同时通过画笔涂展方式的种种变化,就能够再现出物体原有的阴暗或明亮、粗糙或光滑、厚重或透明的色调,总之视觉所见什么模样,画面便能呈现什么模样。西方油画技术后来硕果累累,与他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 贝叶花毯《横渡大海》   凡·代·魏登《从十字架上放下耶稣》 ☛
000032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