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党争清光绪四岁时即位,清廷实权操自“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手中。光绪亲政后,仍由慈禧“训政”。久而久之,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以慈禧为核心的实权派与名义上执政的光绪帝之间的斗争:支持光绪帝的为帝党,主要有翁同龢、孙家鼐、文廷式、志锐、张謇等文职官员;支持慈禧的为后党,主要有荣禄、刚毅、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等。中日甲午战争中,帝党主战,后党主和。甲午战后,帝党欲谋富国强兵,倾向改变现状,遂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携手。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促成“百日维新”。后党则反对变法。经周密策划,于八月初六日(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杀戮维新派,斥逐帝党官员,废除新政,慈禧重新宣布“训政”(有人不同意“帝党”与“后党”的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