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杜莖山 杜莖山 dùjīngshān 亦稱“土恒山”。紫金牛科植物杜莖山的根、葉。葉長橢圓形,長數寸,寬約一寸,葉柄長不及半寸。根如葛頭。主治感冒,頭痛、眩暈,寒熱燥渴,水腫,腰痛。宋·蘇頌《本草圖經·本經外藤木類·杜莖山》:“主温瘴寒熱發歇不定,煩渴頭痛心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杜莖山》:“主骨節疼痛,勞熱瘴瘧,即土恒山、土紅山又杜莖山之類。” 杜茎山Japanese maesaMaesa japonica,紫金牛科杜茎山属常绿灌木,有时攀援状。染色体数2n=12。高1~3m。小枝具细纹和稀疏皮孔。叶互生,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14cm,中部以上具疏齿;总状花序1~3个聚生叶腋,花白色或浅黄色,花期3~4月;果球形,径约0.5cm,肉质,白色具红晕,10月成熟。产中国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日本、越南也有分布。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富含腐殖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播种或分株繁殖。杜茎山冬夏常青,可在园林绿地内种植观赏,尤适用于疏林下或荫蔽处的绿化种植。 杜茎山药名。出《本草图经》。又名水麻叶、山茄子、踏天桥。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Maesajaponica (Thunb.) Moritziex Zoll.的根或茎叶。分布长江流域各地及台湾、福建、云南、广西、广东。苦,寒。祛风利尿,止痛,解毒消肿,止血。 ❶治感冒头痛,身痛,水肿,腹水,腰痛。煎服:15~30g。 ❷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疔疮肿毒。鲜叶捣敷。果实含杜茎山醌(Maesaqui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