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夔

杜夔

三国魏音乐家。字公良,河南人。善钟律,能演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各类乐器,尤精于雅乐。汉灵帝时曾任雅乐郎。后为曹操军谋祭酒,曾奉命创制雅乐,据《三国志·魏志》载: “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善辨音,曾指出铸钟工柴玉所铸之钟“声均清浊多不如法”。魏文帝黄初年间曾任太乐令协律都慰,因得罪文帝,被罢免以死。传有雅乐四首,为《鹿鸣》、《驺虞》、《伐檀》、《文王》。

☚ 桓谭   尹胡 ☛
杜夔

杜夔生卒年不详

汉魏间音乐家。汉末雅乐郎,三国魏太乐令、协律都尉。字公良。河南县(今河南洛阳)人。主要活动时间是东汉中平至魏黄初(184—226)间,前后40余年。杜夔于汉末灵帝(刘宏)中平初年在太乐里任雅乐职官,中平五年因病去职。回乡后,虽然州郡官员备礼征召,均谢绝不去。因避乱逃奔荆州依附刘表,与孟曜合作“为汉主合雅乐”。魏武帝(曹操)平荆州,得夔,任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于是杜夔“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魏文帝(曹丕)任命杜夔为太乐令、协律都尉,成为雅乐的主管官。杜夔深通音律,丝竹乐器无所不能。并传授了传统的雅乐歌曲:《鹿鸣》、《驺虞》、《伐檀》、《文王》等四首。当时有位铸钟工柴玉,以其奇巧的手艺赢得曹丕的宠爱。但所铸的钟,声音高低大都不准确,在杜夔的严格要求下,几次毁了重铸,因此心怀不满。两人都告到曹操那里,曹操“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杜夔精到,柴玉妄作。后因曹丕令杜夔“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由是帝意不悦,借故将夔免职。”
杜夔的学生邵登、张泰、桑馥等都做到太乐丞(太乐令的副职)。《三国志》载:“其好古存正莫如夔”,对他在雅乐上的成就给以颇高的评价。

☚ 桓伊   嵇康 ☛
杜夔

杜夔

汉魏间音乐家。汉末的雅乐郎,三国魏的太乐令、协律都尉。字公良。河南县 (今河南省洛阳)人。主要活动在东汉中平至魏黄初(184—226年),前后大约四十余年。其事迹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晋书·律历志》等中都有记载。杜夔深通音律,丝竹乐器无所不能。在给曹操创制雅乐时,通过查考历史材料,揣摩表现内容,精心研究,还制造乐器,恢复钟、磬等古乐。在当时动乱的社会中,传统的乐律和乐曲都已经失传,杜只能依照当时的尺度,暂时进行乐律的完备工作,并传授了传统的雅乐歌曲。

☚ 蔡邕   桓伊 ☛

杜夔生卒年无考

汉、魏间音乐家。字公良,河南县(今河南洛阳)人。他通晓乐律,擅长诸种乐器,约在东汉末灵帝中平初年(184—186)入宫中担任雅乐郎,此职诸史志未有其职掌的详细记载,当为负责宫廷雅乐创制和演出组织一类职务。据《三国志·魏志·方伎传》记载,杜夔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因病去职,返回乡里,当时州郡官员闻其声名,曾备礼征辟他出任官职,但都被辞谢。后中原战乱,他出奔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东北),依附割据一方的荆州牧刘表。刘表知其才能,命他与别人一起为宫廷创制雅乐,他果然不负成命,使诸乐齐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病死,其子刘琮在曹操率军进击下投降;杜夔也同时依附。他“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管,靡所不能”,曹操因命他为军谋祭酒,参与太乐事务,负责创制宫廷雅乐。他统领当时熟悉雅乐的散郎邓静、尹齐(一作商),能唱宗庙郊祀乐曲的歌师尹胡,以及通晓各种舞蹈的舞师冯肃、服养等人,反复查考记载前代乐舞的各种文献,广为采撷当时流行的表演形式,“教习讲肄”,配齐所需乐器,使因战乱而散佚失传的宫廷雅乐重新得到恢复。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220—226),他担任了主管宫廷雅乐的太乐令及负责俗乐整理的协律都尉。后因铸钟工匠柴玉毁谤而被免职,抑郁而终。杜夔在音乐上深有造诣,他的弟子邵登、张泰、桑馥,以后都曾担任过太乐丞的职务,弟子陈颉曾任司律中郎将。另外据宋朱长文《琴史》介绍,杜夔还“妙于《广陵散》”,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嵇康长于弹奏此曲,即从其子杜猛学得,由此亦见其才能。

杜夔

三国时魏音乐家。字公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汉灵帝时为雅乐郎。初依刘表,后入魏,官军谋祭酒。黄初中为太乐令。当时左延年等精通音乐,声望都不及他。文帝曹丕曾令夔于宾客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遂被罢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