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叶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叶萩suffrutescent securinega

Securine-ga suffruticosa,别名叶底珠。大戟科一叶萩属落叶灌木。染色体数2n=26。高1~3(4)m,多分枝。小枝淡绿色,纤细,梢多下垂。叶互生,在枝上排为2列,椭圆形,长1.5~5cm,全缘或有时中部具不整齐波状钝齿。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雄花3~12簇生叶腋,雌花常单生或2~3簇生,萼片5,黄绿色,花期6~7月;蒴果三棱状扁球形,红褐色,果期9~10月。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南等地区。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播种繁殖,也可分植根蘖,成活容易。园林中可作护坡及遮蔽污地之用,若配植于山石也很适宜。

一叶萩

药名。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又名花扫条、山帚条、小粒蒿、八颗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 Securinega suffruticosa(Pall.) Rehd的叶、嫩枝、花及根。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及河南、陕西、四川。辛、苦,温,有毒。祛风活血,益肾强筋。治四肢麻木,偏瘫,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腰痛,眩晕,耳聋,阳痿,嗜睡,直立性低血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症。煎服: 3~6g。叶、嫩茎、根含一叶萩碱; 叶尚含二氢一叶萩碱,一叶萩碱醇(Securinol) 及鞣质等。一叶萩碱与二氢一叶萩碱均有番木鳖碱样作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脊髓; 并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一叶萩碱可抗肿瘤,并能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脊髓抑制作用。一叶萩碱在体内代谢迅速(主要在肝及红细胞),因此,适当加大剂量,一般不致引起积蓄反应,其治疗宽度较士的宁大9~10倍。中毒时则能引起脊髓性惊厥。二氢一叶萩碱的作用与毒性均较一叶萩碱强。

一叶萩yīyèqiū

中药名。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别名山扫条、八颗叶下珠。大戟科植物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Pall. ) Rehd. 的叶、嫩枝、花与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与河南、陕西、四川。辛、苦、温, 有毒。祛风活血, 补肾强筋。治面神经麻痹、手足麻木、偏瘫、风湿腰痛、阳痿, 煎服: 3 ~ 6 克。叶、嫩茎、根含一叶萩碱, 叶和茎尚含二氢一叶萩碱。一叶萩碱有士的宁样作用, 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特别是脊髓, 并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它比番木鳖碱吸收快, 代谢也快, 无明显蓄积作用, 毒性只有番木鳖碱的1/14 ~ 1/40, 故其治疗范围较番木鳖碱大。中毒能引起脊髓性惊厥。二氢一叶萩碱的作用与毒性均比一叶萩碱强一倍。

一叶萩

一叶萩

一叶萩,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 (Pall.) Rehd.的叶、嫩枝、花及根。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河南、陕西、四川等省。
本品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功能祛风活血,舒筋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证、兴奋性降低的神经衰弱、手足麻木、偏瘫、风湿腰痛。煎服,3~6g。一叶萩碱制成针剂,行穴位及肌肉注射,对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对小儿麻痹后遗症,可使患肢血液循环改善,温度增高,肌力增加,功能改进。
实验研究: 叶底珠的叶主含一叶萩碱,其含量因生长地区和季节不同而异,开花期间含量最高。叶尚含芸香甙、鞣质、少量别一叶萩碱、二氢一叶萩碱及三种一叶萩醇。根主含别一叶萩碱及少量一叶萩碱、一叶萩新碱。根皮尚含圆盘叶下珠新碱。
一叶萩碱有士的宁样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干与脊髓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小量时提高反射的兴奋性,大量则产生士的宁样惊厥,对脊髓的作用比士的宁弱而对脑干则较士的宁强。一叶萩碱安全范围比士的宁大9~10倍。口服后可在消化道吸收,但很快在肠内破坏,吸收后在体内代谢迅速,仅小量自尿排泄,故无蓄积性; 肝功能损害时本品毒性增强。二氢一叶萩碱也可引起士的宁样惊厥,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与毒性(半数致死量)均较一叶萩碱强一倍。

☚ 醉鱼草根   紫金龙 ☛
000022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