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迷山比喻为局部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和整体。《儿女英雄传》第 二五回: “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鹖冠子·天则》: “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 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太山: 泰山。如果眼睛被遮住,就连泰山也看不见; 耳朵被塞住,就连响雷也听不见。 双瞳如豆,一叶迷山 意为自己观察事物的眼光已不中用。原指两只眼睛里的瞳人就像豆粒,一片叶子也会让自己看不清山峰。 字数:55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屠龙无策,刻鹄不成 识浅寡闻,未谙诸务 ☛ 认识1 认识1认识久别的亲戚:认亲 认亲认得不差:认着 记忆认识:记认 体察认识:体认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 亲身体验:体尝 通过实践而认识:亲知 认识清楚:认明 认清 看清 认清形势:识时务 认识准确无误:认准 认确 认实 能正确认识自己: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自揣弗如 没有自知之明:目不见睫 不见目睫 睫不自见 相貌很丑或才能极差而无自知之明:以溺自照 难有自知之明:目短自见 自己认识到了过错:自以为非 对事物认识不清:胡卢提 糊里糊涂 胡里胡涂 颟颟顸顸 迷迷糊糊,糊里糊涂:云山雾罩 不辨方向,糊里糊涂:不知颠倒 真假不辨,糊里糊涂:认妄为真 颠三倒四,糊里糊涂:认奴作郎 对问题或事物迷惑,认识不清:疑惑不解 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本质:一叶障目 一叶蔽目 一叶迷山 被局部的东西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主体:一叶两豆 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主流和本质:一指蔽目 错识地分辨认识:错认 用来纠正人们对事物原有的错误认识:以正视听 (通过某种方式辨认事物:认识) ☚ 辨认 醒悟 ☛ 一叶迷山yī yè mí shān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迷山yīyè-míshān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儿女英雄传》25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两豆塞耳;一叶迷山 两豆塞耳;一叶迷山liǎng dòu sāi ěr;yī yè mí shān【上】塞:堵。两颗豆子堵塞了双耳,听不见外部的声音。比喻受到蒙蔽,不能认清事物的根本。 ◆也作“双豆塞耳”“两耳塞豆”。《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庭。” 【下】一叶障目,看不见前面的泰山。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全体。 ◆ 也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儿女英雄传》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综】比喻闭目塞听,认不清事物的全局或根本。 【例】一些人看到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阴暗面,就两豆塞耳,一叶迷山,否定几十年来的辉煌业绩,那无疑是大错特错的! ☚ 好丹非素;论甘忌辛 两叶掩目;双豆塞耳 ☛ 0000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