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杓Biāo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为汉族姓氏。《姓氏词典》据《姓苑》亦收载,其注云: “以星辰为姓氏。杓,北斗第五、六、七颗星的名称,又叫 ‘斗柄’,宋有杓拶。” 杓Shá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按: 杓,炊具,疑即以此为氏。) 杓biāo星名。指北斗七星柄部的三顆星。又稱斗柄、杓星。見“魁杓”。 杓biāo星名。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又称斗柄,杓星。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宏农尚书》:“少减东城饮,时看北斗杓。” 杓读音sh·uo(ˊ),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市若切,入,药韵。 上一条: 説 下一条: 朔 杓读音sh·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市若切,入,药韵。 上一条: 勺 下一条: 芍 杓读音d·iao(ˋ),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多啸切,去,啸韵。 上一条: 魡 下一条: 调 杓读音d·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都历切,入,锡韵。 上一条: 靮 下一条: 药 杓读音b·iao(-),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甫遥切,平,宵韵。 上一条: 飇 下一条: 髟 杓ʂuɣ24木质的~子,用来盛饭舀水。大者称马~、瓢; 小者称~。苏轼 《汲江煎茶》 诗: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 ![]() ![]() 杓〈隐〉清末以来京津等地旧衣行指数目十。参“摇、柳、搜、臊、外、撂、撬、奔、巧、杓”。 杓biāo古代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杓(一)biāo (二)sháo【辨形】左是木,一捺变点,右是勺。7画。形声。 杓biāo指北斗七星柄部的三颗星: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五十·1151)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斗柄 > 杓 杓 biāo 亦作“標”。即斗柄。杓,本指匙柄,借指斗柄。《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杓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杓,北斗杓也。”司馬貞索隱引《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標,合而爲斗。”唐·李商隱《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少减東城飲,時看北斗杓。”宋·沈括《賀年啟》:“伏以杓見於寅,會三元而爲朔;陽來於泰,鼓萬物以迴春。”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挹取具 > 杓 杓 sháo 本指挹注器之柄,後亦泛指挹注器,通“勺”。如“鹊尾杓”、“鱟杓”等。《說文·木部》:“杓,枓柄也。”《集韻·人藥》:“杓,挹酌器。通作勺。”《韓詩外傳》卷八:“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满腹而去。”宋·曾慥《類說》卷十三:“以杓酌油自錢孔人而錢不濕。” 杓sháo清末民初京津等北方估衣行谓数目 十。参“摇、柳、搜、臊、外、撂、撬、奔、巧、杓”条。 杓biāo❶ 北斗星的第五、六、七颗星,又叫斗柄。《淮南子·天文》:“斗~为小岁。”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宏农尚书幕》:“少减东城饮,时看北斗~。” 杓sháo同“勺”。舀东西的器具。欧阳修《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酌油沥之。” 杓*E8BC 常见星 常见星牵牛织女星:灵匹 双星 牛女 女牛 ☚ 各种星 银河 ☛ 击打 击打敲(敲打;敲击;~拍;敲铿) 击(击拍;击考;击剥;击戛;扑击;考击;斫击;掊击) 扑 拍(拍打;抚拍;~岸) 打(打击;捶打;摔打;磕打) 拊 挝 揕 搭 捶(捶击;捶敲) 搥 揍 扣 擂(擂击;发~) 搕 揳 掊摽 杓 槌(槌击) 椓 款 叩 伐 砸 筛 锤 隔(拮隔) 棱棱 戛(戛击) 格 殴 摮(~杀) 批挞 棰顿 另见:撞击 碰撞 ☚ 击打 用工具打 ☛ 〖杓〗 (一)粵 biu1〔標〕普 biāo 勺子的柄,亦借指北斗星。許慎《說文解字》:「〜,枓柄也。」劉禹錫《七夕》(其二):「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二)粵 soek3〔削〕普 sháo 古代的一種酒器。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沛公不勝桮〜,不能辭。」(沛公:劉邦。勝【粵 sing1〔星〕普 shèng】:承受。桮:通「杯」。)杓sháo《本草纲目》服器部第38卷。药名。 杓biāoⅠ ❶ [书] (勺子柄) the handle of ladle 杓sháo (一种舀东西的用具) spoon; ladle; dipper △杓biāo7画 木部 〈书〉 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杓sháo7画 木部 同“勺(1)”。舀东西的用具。 杓 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