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祁(1296—1368)元末明初茶陵(今属湖南)人。一作祈,字一初,号希蘧,又号希蘧翁、危行翁、望八老人、不二心老人。叶颙师。元元统元年(1333 年)榜眼。授应奉翰林文字。后至元六年(1340 年)为婺源州同知。至正七年(1347 年)调承务郎、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授江西肃政廉访使未任。寓居苏州文正书院,吴地学者多出其门。十二年归乡,屏居永新上麓云阳山中。能诗擅文,善楷书,长于行、草大字。著有《云阳集》。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记儿时午日最清妍,榴花映蒲觞。 况行吟泽畔,遗风未沫,楚是吾乡。 更喜辰沅避寇,云水日徜徉。 纫秋兰为佩,寄我思长。 三十馀年回首,问洞庭何似,几历沧桑。 送纷纷过客,扰攘闹湖湘。 祗骚魂好修不改,谅高驰天外尚翱翔。 吾衰矣,此身未死,此意仍狂。 共1首 (词)宋· 梨花院宇。澹月倾云初过雨。 一枕轻寒。梦入西瑶小道山。 花深人静。帘锁御香清昼永。 红药阑干。玉案春风窈窕间。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立春之后,雨试欺天手。 见催梅,旋润柳。 情随芳草远,心共东风逐。 还萦逗,一夜雷声新笋透。 闲数唼波鱼,更剪鹅黄韭。 蒙蒙密,溅溅溜。 软禁万家烟,低约千峰秀。 休回首,云开一线斜阳瘦。 共1首 (词)宋· 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 岳阳楼上听哀筝。 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 雾雨沈云梦,烟波渺洞庭。 可怜无处问湘灵。 只有无情江水、绕孤城。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淡澹碧云天,秋声到树先。 闹长空、黄叶翩跹。 捲入西风都是怨,看摇落,一年年。 往事付轻烟。 愁多意转闲。 垂杨镇日石栏边。 舞老青青千万缕,依旧不,折腰眠。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望山痕,随天俱远,依依云色凄浅。 西风才袭江头树,便觉韶光微倦。 流年转。 渐忘却、春光十里花光炫。 怎生消遣。 弄疏阴犹有,婆娑高柳,冷翠拂人面。 清秋色,月华如水还懒。 翻似新凉未惯。 宵来纵作秦淮梦,忍觅旧时亭院。 经行遍。 也难拾、少年心绪台城畔。 中年哀怨。 念灵均高致,水涯独吊,孤愤知何限。 共1首 (词)宋· 探梅早春亭,逾凤栖岭,至三山阁,折花而归。用欧公朝中措腔作照江梅词,寄任蕴明。蕴明尝许缘檄载侍儿见过,又于汉籍伎有目成者,因以为戏 郎官湖上探春回。 初见照江梅。 过尽竹溪流水,无人知道花开。 佳人何处,江南梦远,殊未归来。 唤取小丛教看,隔江烟雨楼台。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尽飘萧梦雨,长只见,满平川。 甚风若含愁,云如卷怨,咽吐流泉。 惆怅红芳都尽,剩清阴树树渐深圆。 黄透枝头梅子,风光不似从前。 水痕红蕴夕阳妍。 犹逊海霞鲜。 看荷叶田田,莲心菂菂,荡湖烟。 拣得藕花深处,扶残醉重上游船。 莫问明朝天气,且从鸥鹭闲眠。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春风吹彻平原,樱花万顷开无际。 枝头烂漫,堆云叠雪,神仙游戏。 造化无心,偶为东道,豪情无比。 把青山踏遍,晴湖看倦,总一片,欣欣意。 那是春归便已,好韶华、与时相替。 轻阴微雨,几番朝暮,旋铺新翠。 又见珠悬,玲珑映日,玉酣红醉。 莫相思、故国天涯,同一是,浮生寄。 共1首 (词)宋· 碧山横绕清湖,茂林秀麓波光里。 南宫老大,西洲漂荡,危亭重倚。 雨步云行,饵风饮雾,平生游戏。 笑此中空洞,都无一物,有神妙、浩然气。 扫尽云南梦北,看三江五湖秋水。 狂歌两解,清尊一举,超然千里。 江汉苍茫,故人何处,山川良是。 待白蘋露下,青天月上,约骑鲸起。 共1首 (词)近现代·李祁 序:友人来者多诉穷愁,而岳庙前台后丹桂盛开,累累如金粟,戏作一词。 吾辈年来穷更苦。 萧然疑欲乘风举。 却讶垂垂丹桂树。 何时与。 西风借得金如许。 前身曾伴姮娥住。 不耐吴刚施玉斧。 偷得天香浓似雨。 人间去。 幽芳冷露销残暑。 共1首 (词)宋·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梦云烟树。 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 花无数。 问花无语。 明月随人去。 共1首 (词)宋· 春阴淡淡,春波渺渺,帘捲花稍香雾。 小舟谁在落梅村,正梦绕、清溪烟雨。 碧山学士,云房娇小,须要五湖同去。 桃花流水鳜鱼肥,恰趁得、江天佳处。 共2首 (词)宋· 春水湖塘深处。 竹暗沙洲无路。 闲伴落梅来,却信东风归去。 且住。 且住。 细看两山烟雨。 (词)宋· 不见玉人清晓。 长啸一声云杪。 碧水满阑塘,竹外一枝风袅。 奇妙。 奇妙。 半夜山空月皎。 共2首 (词)宋· 拾翠亭前水满,郎官湖上春回。 仪龙新碾试琼杯。 更觉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绕江梅。 故园心事老相催。 此意陶潜能会。 (词)宋· 云观三山清露,长生万鬣青松。 琼璈珠珥下秋空。 一笑满天鸾凤。 雾鬓新梳绀绿,霞衣旧佩柔红。 更邀豪俊驭南风。 此意平生飞动。 共2首 (词)宋· 春风碧水满郎湖。 水清梅影疏。 渡江桃叶酒家垆。 髻鬟云样梳。 吹玉蕊,饮琼腴。 不须红袖扶。 少年随意数花须。 老来心已无。 (词)宋· 校书学士小蓬山。新参玉笋班。 买花归去五湖间。浣花龙尾湾。 共3首 (词)近现代·李祁 十载归来仍故我,战墟满目尘埃。 可能劫外认馀灰。 堂深留梦永,寒重拨弦哀。 初日园林柳杏浅,有人曾共徘徊。 春风入鬓寸眉开。 而今成往事,呜咽逐秦淮。 (词)近现代·李祁 北去南来多少路,岭云黯黯长横。 山温地暖且消停。 幽花堪自摘,薄醉最宜醒。 天末微波分海色,潮来顷刻都青。 莫从过去问来程。 湖山惊昨梦,风雨感苍生。 (词)近现代·李祁 秋入金篦惊发落,朝朝万缕千丝。 一回揽镜一回稀。 初心灰已尽,长笛任频吹。 犹记钗边随我日,春来长缀花枝。 而今樗散却依谁。 天涯芳草碧,明岁可能期。 共3首 (词)近现代·李祁 人间何世,才说京华旋又至。 最喜晴空,青入冥冥霄汉中。 回澜忽起,年去岁来风雨里。 化鹤何时,云外潇湘玩竹枝。 (词)近现代·李祁 序:昨检抗战中敌机轰炸残馀剩纸,得论《庄子》一文,因忆此系期终论文,授课者为雷海宗教授。雷师读书过目不忘,上堂讲授《中国哲学史》,滔滔一往,余等均为带入一哲学世界中,今计约60年矣,感赋。 恍然如见,旧日书堂旧人面。 倾倒词源,春日迟迟近午天。 陈篇重把,论说庄周何勇也。 却胜庄周,蝶梦频翻过几洲。 (词)近现代·李祁 蔷薇有信,岁岁篱边香益润。 造化情殷,惠我怡然又一春。 春来无已,回环不脱盈虚理。 问我何方,我报而今渐坐忘。 共3首 (词)近现代·李祁 忆京华清绝。 尽年年、看尽花时,红酣碧洁。 看到马樱无限好,十里长街开彻。 便归去、幽情自别。 绿叠重门帘影暗,更廊长院静灯如月。 簪鬓底,有香雪。 而今倦向天涯说。 对人家、河山美满,阵容胜铁。 待展翻江腾海手,万木噤声候发。 但听得、莱茵呜咽。 极目神州天渺渺,望云霄有泪空抛泻。 何以处,丹心烈。 (词)近现代·李祁 一住将三月。 又重阳、枯荷衰柳,碧云黄叶。 最喜山巅多灵气,缭绕烟云明灭。 莫便是。 神仙云窟。 似忆前生曾驻足,坠尘寰便尔归途绝。 回首处,心空热。 人间几见真豪杰。 笑群儿、鸡虫争斗,身劳神竭。 学得糊涂随分过,风月自酬佳节。 幸尚有、桂花堪折。 独把一枝临风嗅,掷平生万事天之末。 香惹袖,久逾冽。 (词)近现代·李祁 此问谁能语。 是光阴弃汝,是汝弃光阴去。 弹指中秋才几日,早又重阳风雨。 天未许、流年暂住。 评遍前朝无限事,只美人迟暮英雄误。 才一笑,分今古。 青山应料知其故。 尽年年、入冬才睡,春回又寤。 明月高寒江水碧,都与乾坤为主。 算人便、从头铸错。 哀乐相寻凭播弄,纵灵超万物终何补。 谁曾见,乘风举。 共3首 (词)近现代·李祁 迟日临妆,閒云弄影,画桡去后平湖。 望远凭栏,茧抽不尽愁余。 劫灰又照新烽火,问苍生、何处吾庐。 暗销凝,如此山川,惨澹难图。 朔风紧卷残年去,镇天横平野,冰合千渠。 漏纪将穷,流光倘立斯须。 几时匝地春雷发,破天悭、稚绿齐舒。 只人间,新梦沉迷,旧梦模糊。 (词)近现代·李祁 瘦柳依桥,江枫伴岸,水乡十里帆斜。 能几番寒,秋深处处人家。 西风不管尘寰事,到荒郊、冷换年华。 新霜里,红翻柿叶,雪散芦花。 登楼却记当年意,有梦闻楚些,歌咽胡笳。 不道相逢,依然愁损天涯。 薄游早倦人间住,问閒云,何处仙槎。 枉凝眸,残照无言,缓送归鸦。 (词)近现代·李祁 蓬海翻澜,浮螺掩雾,凭栏顿失遥天。 径滑泥深,故乡一样残年。 经时忘却抒愁笔,蓦回首、思落谁边。 几多时,云外婆娑,一晌无言。 春花已有人相送,看红融绛颊,向我嫣然。 莫道天涯,殷勤同惜羁连。 东风倘识来时路,问春深、可放归船。 但人间,月几番圆,事几番全。 共9首 (词)近现代·李祁 序:1946年1月20日,病榻前菊花、玫瑰、红梅共插一瓶。 廿四番风一例催,秋英春艳共寒梅。 几般身世总同杯。 故放银灯留素影,更移枕近逗香来。 华严境界共徘徊。 (词)近现代·李祁 序:观音诞日,夜雨,其后数日小雨。时行凉,可衣夹里。西湖一带,日隐云青,冷风吹绿,风景气候,非夏非秋,颇疑仙境,暂现人寰。 盛夏生寒亦一奇,人间隔夕换仙衣。 湖山朝见是耶非。 冷冷云明山水绿,离离叶动露珠滋。 疑游阆院晓风吹。 (词)近现代·李祁 小立长堤月满时,西楼曾记蹙如眉。 辛勤夜夜有谁知。 星斗迢遥山莫接,楼台明灭水中窥。 此心此月共盈亏。 (词)近现代·李祁 万叶凉云向晚开,月明清露湿苍苔。 秋风未动意先哀。 荷粉飘零香减尽,莲芳深护苦长埋。 藕丝一缕尚萦回。 (词)近现代·李祁 不却尊前酒满卮,酒边语笑总随时。 沉哀无极本无辞。 昨梦衡阳惊雁阵,隔江灯火似星移。 空城待旦与谁期。 (词)近现代·李祁 爱看风荷最绿时,飘零雨碎欲无丝。 半湖青玉望风欹。 山树倒涵愁绿重,莲衣坠影露红垂。 不同秋色作寒姿。 (1944年秋) (词)近现代·李祁 避地衷怀自不知,雨馀閒看柳丝丝。 长条短缕系人思。 千里崎岖回首易,存心哀乐最难支。 此身何日是归时。 (词)近现代·李祁 双桨无声入曲溪,压湖千树碧杨枝。 冷香暗逐月痕筛。 莲子玲珑圆自护,藕花荏弱断还垂。 采莲遗藕不同归。 (词)近现代·李祁 咫尺迷漫路不分,街灯隐约未全吞。 茫茫春雾拥乾坤。 回首忽惊今丧我,微吟犹喜得吾真。 雪泥何必定留痕。 李祁 李祁生卒年不详字肃远,或作萧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宋吕本中《师友杂志》谓李祁于崇宁间与王尧明同在学校,李祁先登科。《宋史·王觌传》附《王俊义传》称:“王俊义与李祁友善,首建正论于宣和间。当是时,诸公卿稍知分别善恶邪正,两人力也。祁字肃远,亦知名士,官不显。”《乐府雅词》卷下载其词十四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举其《点绛唇》词云:“意境不求甚深,读者悦其轻倩。竹垞《词综》首录此阕。此等词固浙西派之初祖也。” ☚ 胡舜陟 左誉 ☛ 李祁 李祁1296?—1373?字一初,号希蘧,茶陵(今属湖南)人。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除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因母丧解职。时天下已乱,遂退隐永新山中。在动乱中曾被乱兵砍伤,僵卧路旁,被千户俞子茂救回而免于一死。明初,征召旧儒,祁独力拒不起,自称不二心老人,年七十馀卒。《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其比作宋遗民谢枋得。他忠于元室,以未能如同年进士余阙那样死难而深感遗憾,在为余阙《青阳集》所撰序中自言“常恨不得乘一障以效死”。论诗重内容,强调诗应“关于人心世道之大,而非徒取其辞之美”(《长留天地间集序》)。其诗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忠贞,如《昭君出塞图》,借昭君明志,表示决不负元。又如《次王子让韵二首》、《和钟德恭见寄》等,都属所谓“关于人心世道之大者”,被其五世从孙李东阳称为“清激悲壮,可咏可歌”。与此相关的还有忧时伤乱之作。著有《雲阳集》。《新元史》卷二三八有传。 ☚ 杨维桢 吴莱 ☛ 李祁 李祁1902—1989美国华裔学者,当代女词人。字稚愚,湖南长沙人。自幼颇好古典诗词,并擅新诗。1922年起,即在《晨报》诗刊、《新月》杂志以及《宇宙风》、《人间世》等刊物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颇得徐志摩赏识。1933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37年学成归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浙江大学任教。1948年冬应聘赴岭南大学任教。1951年后,由香港赴美从事中西文化研究工作。李祁长年旅居海外,出版学术著作近十种,在海外学界颇受推重。所著《李祁诗词集》手稿于1975年由台湾艺文书局影印刊行,并在1989年交由海内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李祁近年来与助手欧迈恺博士合译《近代中国词选》,即将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李祁词有八十余首,受苏、辛及姜白石词之影响,形成清刚柔婉、豪爽隽永的独特风格。由于长年飘泊异域,心系中华,在大量诗词作品中,抒发其思念故国的眷眷情思,感人至深。 ☚ 美国 柳无忌 ☛ 李祁 李祁生卒年不详字萧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登进士,官尚书郎,宣和间贬监汉阳酒税。能词,《乐府雅词》卷下录其十四首,清疏淡隽,略似朱敦儒风神。 ☚ 李纲 廖世美 ☛ 李祁 李祁生卒年不详。元代文学家。事迹略见《四库全书总目》。字一初,别号希蘧。茶陵(今湖南茶陵)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除应奉翰林文字,改授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母忧解职。时天下已乱,遂隐永新山中。明初,征聘不起,自称“不二心老人”。祁为诗冲融和平,自合节度,文章亦雅洁有法。著有《云阳集》10卷传于世。内有《黄河赋》1篇,为其乡试应举之作。 ☚ 杨循吉 李贽 ☛ 李祁 李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翁,又号危行翁,茶陵人。元惠宗元统元年 (1333) 登左榜进士第二名,授应奉翰林文学,改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时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已乱。祁归隐家乡云阳山中,后又避居江西永新。明太祖洪武初年,开礼乐馆,征聘儒宿,祁尚名节,力辞不出,自号“不二心老人”。工诗,乡居30年,诗作达1000首,被誉为元、明之际湖湘诗人第一。其诗大多散佚,后人辑有《云阳集》,收入《四库全书》。《沅湘耆旧集》收其诗75首。 ☚ 杨嗣昌 李芾 ☛ 李祁 李祁元延祐元年 (1314) 前后在世。字一初,号希蘧,晚号危行翁。茶陵人。元统元年 (1333)进士,累官婺源州同知,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母忧解职,归隐茶陵之云阳山,后又避居江西永新山中,明初征聘不就。工诗,诗风冲淡平和,文章亦雅洁有法。居乡三十年,朝夕长吟,诗作上千首,被誉为元明之际湖湘第一诗人。诗多散佚,后人辑为《云阳集》十卷,收入《四库全书》。《沅湘耆旧集》收其诗75首,多系晚年田里之作。 ☚ 文矩 何克明 ☛ 李祁Li Qipoet and proser of the Yuan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Yunyang,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