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惜薪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惜薪司 惜薪司内官所掌之薪炭司。参见“惜薪司掌厂”。 ☚ 序班 都监 ☛ 惜薪司 惜薪司官署名。明代置。清初沿置,后改内工部。掌宫内用薪炭之事。《明史·职官志三》:“惜薪司:〔掌印太监1员,总理、佥书、掌道、掌司、写字、监工、及外厂、北厂、南厂、新南厂、新西厂各设佥书、监工俱无定员,掌所用薪炭之事〕。” ☚ 犀象牙局 牺牲所 ☛ 惜薪司 惜薪司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为二十四衙门之一。设掌印太监1员,总理、佥书、掌道、掌司、写字、监工数十员。所属各外厂设掌厂、佥书、监工数十员。掌管宫中所用薪炭及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臣所用柴炭及宫中防火之事。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日,开玄武门,放夫役及打扫净军,抬运堆积粪壤。每年春暖之时,开长庚、苍震等门,放夫役掏浚宫中沟渠。正旦节安彩妆。冬寒之时,每日为宫中各铜缸术桶添水,并安置铁篘于其中。 为防缸中之水冰冻,每天还需烧炭加热,以备防火灾之用水。宫中所用之炭,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凡隆德等殿修建斋醮焚化之际,用杨木长柴; 宫中膳房,用马口柴;内宫领取的则为片柴。司署所属之北厂、南厂、西厂、东厂、新西厂 、新南厂,负责收贮柴炭。清顺治十一年 (1654) 沿置,为十三衙门之一。初设都知1人为主官,以左、右参知各1人佐之,后皆裁。康熙元年 (1662),改惜薪司为内工部,置郎中3人,员外郎6人,无品级库掌12人,八品催总1人,库守59人。并置总管大臣,兼以公卿。十六年(1677),改内工部为营造司。 ☚ 都知监 钟鼓司 ☛ 惜薪司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宫中所用薪炭之事,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总理、佥书、掌道、掌司、写字、监工及外厂、北厂、南厂、新南厂、新西厂各设佥书、监工,均无固定员额。 惜薪司〈名〉专门负责供应宫廷内柴炭的机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