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承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承晚1875—1965南朝鲜“总统”。黄海道平山郡人。十九世纪末,任朝鲜枢密院议员。1904年去美国学习。1908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1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韩国临时政府”,并出任“总理”,后任“总统”。以后长期流亡美国并取得美国国籍。1945年10月美军在南朝鲜登陆后,他随美军回到汉城,任美占领军的军政厅“民主议院”议长。1948年7月20日,充当美国傀儡,成立“大韩民国”,任“总统”。1950年6月发动了朝鲜战争。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拒绝和平解决朝鲜问题。1961年在军事政变中被赶下台,逃往美国。死于夏威夷。 李承晚 李承晚李承晚 (1875—1965),号云南,乳名承龙,出生在朝鲜黄家道平山郡陵内洞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13岁起,李就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考上。1894年他进入汉城卫理公会办的 “培材学堂”学习英语,一年后他当上该校的英文教师,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这段时期他结识了一些美国人,对他以后的政治生涯有很大影响。1896年曾参与所谓“朝鲜早期开化运动” 的徐载弼回到朝鲜,就任枢密院顾问,兼任培材学堂西洋史教师,创办 《独立新闻》,组建了 “独立协会”,李承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该协会的骨干力量。他积极肯干,努力向人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朝廷十分害怕这股力量,设法追捕独立协会成员。23岁时,李承晚被捕入狱,判刑7年。后因越狱未果,罪加一等,改判无期徒刑,但在狱中的他仍坚持写作,完成 《独立精神》 一书,并于1906年在美国出版,以后又多次再版发行,被李承晚的追随者奉为 “民族的圣经”。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又加紧推行吞并朝鲜的计划。同年9月李承晚经特赦被释放。此后他侨居于美国。从1905年开始,李承晚花了5年的时间先后求学于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并以 《在美影响下的永久中立论》 一文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迎合了美国对朝鲜政策的需要。李承晚广泛结交美国各方人士,同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后成为美国总统) 交往甚密。38岁时应侨民领袖朴容万之邀,去夏威夷为朝鲜侨民办学。 ☚ 列宁 斯大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