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强1905—江苏常熟人 李强侦察英雄——李强 张林源整理 山西文史资料第44辑第105页 李强我在上海参加共青团工作和为武装起义筹备弹药的情况 李 强 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3辑 李强(1905—1996)近现代常熟虞山人。本姓曾,名培洪,字幼范,以化名行。曾吉章孙,曾朴堂侄,曾雍孙叔。1920 年考取杭州宗文中学,1922 年因反对旧礼教被开除。次年转入南洋路矿学校中学部三年级,毕业后升入东华大学土木工程科。1924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次年参加五卅运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选上海学生联合会学生军事委员会军需委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曹家渡共青团书记、团上海地委候补委员。1926 年初调任上海浦东共青团书记,组建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并任书记,后任上海吴淞区共青团书记,秘密制造炸药、手榴弹准备武装起义。1927 年春任常熟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公益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特科第四股即特务股股长,后任交通科科长,次年任无线电通讯科科长。1929 年以淞沪无线电学校教授为职业掩护,自制出我党第一批无线电收发报机,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秘密电台,在香港九龙建立了第二个秘密电台,后在江西中央苏区建立第三个电台。1931 年被派赴苏联莫斯科,任邮电人民委员会通信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发表无线电科学论文《发信菱形天线》,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李强公式”,晋升为研究员,兼任共产国际交通部无线电训练班教员。1938 年初回延安,为当地第一个电影放映员。历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副局长、局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陕甘宁边区政府军事工业局局长,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1944 年兼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1945 年抗战胜利后兼任军委三局副局长,次年兼任工矿委员会副主任。1947 年末任中央军委电讯总局副局长,次年领导制造广播电台大功率发射机和定向天线等,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49 年春兼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副处长、工程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广播事业局局长,兼任邮电部无线电总局和电信总局局长,被派为出席国际电讯联盟会议代表,出任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兼驻苏联大使馆商务参赞。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首任电子研究所所长。后曾兼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副局长,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对外贸易部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等。1973 年任对外贸易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81 年任国务院顾问,后任中国罗马尼亚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兵工学会名誉顾问、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等。曾当选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等。是中共党内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在科研、军工生产、广播电讯和外经贸领域都有奠基性或开创性贡献。 李强借指尊贤用士的官员。唐崔善为《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诗: “处士同杨郑,邦君谢李强。” 李强1980—1997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生前系新疆大学附中学生,1997年8月19日12时左右,在乌鲁木齐边疆宾馆商贸城门前有两名持枪抢劫的歹徒向无辜群众开枪,打死正在案发现场执勤的宾馆商贸城保安员和多名群众后持枪携款逃至新疆大学院内,正在操场上打扫卫生的李强看到后,上前阻拦,被歹徒开枪击中,英勇牺牲。1998年12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李强 李强1917~1937回族。怀宁县(今安庆市)人。1936年笕桥航校毕业,为国民党政府军空军飞行员,驻汉口。1937年9月23日在武汉与日军空战中,在击落日机5架时机翼被日机击中而牺牲。 ☚ 吴振鹏 肖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