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满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满语亦称“清语”。满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亦有主张为阿尔泰语系的一个独立分支。分布在黑龙江省爱辉、富裕等地,仅有少量满族人使用。辅音有二十五个,其中三个只用以拼写汉语借词, [p]和 [f]、[s]和[ 满语满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顺治元年 (1644) 清入关前使用范围主要是东北地区。入关后,逐步统一中国,其语言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部分汉族亦精通满语。被清王朝定为“国语”,又称“清语”。咸丰以后逐渐衰微,满族渐改用汉语; 至清末,满语的使用只限于东北边远的满族集聚地区。满语语序为: 主语——宾语——谓语,虚词较为丰富。 满语 满语满族曾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与女真语有传承关系。顺治元年(1644)清入关以前,其使用范围只限于东北地区。清入关后,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部分汉族及东北各少数民族也精通满语。被清朝定为“国语”。习惯上又称“清语”。约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逐渐衰亡。目前,黑龙江省爱辉县和富裕县部分满族人能讲满语。满语同蒙古语的关系要比同突厥语的关系近。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后者是文学语言的方言基础。现在,满族通用汉语文。 ☚ 满族 满文 ☛ 满语Man(/Manchu)(language) 满语我国满族曾经使用过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语同蒙古语的关系比同突厥语的关系要近。从满文所反映的语音系统来看,满语固有的语音,有6个元音,19个辅音。复元音丰富。元音出现在一个词里,一方面有相互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相互排斥的情况。根据这个语音特点,元音可分为阳性、阴性、中性。同性元音相互和谐,阳性、阴性元音相互排斥,中性元音可以出现在阳性、阴性元音的前后。辅音也有和谐的现象。软腭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同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是对立的两类。同部位的音相互和谐,不同部位的音相互排斥。词的语音结构以开音节占优势。除状词和少数词以外,只有个别的辅音能出现在词末。极少数音不能出现在词首。根据语言类型分类,满语属粘着型语言。词的语法意义依靠在词干后粘着各种附加成分来表示。有数、格、时、态、体等粘附成份。由于粘附成分不如满一通古斯语族其他语言丰富,因此有些语法意义要使用分析形式和藉助于虚词。例如,满语动词没有人称附加成分,除了借助上下文和语境外,要用相应的名词、代词来说明实现动作的人称。由于格附加成分不多,因此在满一通古斯语族其他语言用格表示的语法意义,在满语里则使用后置词。状词非常丰富,在构成上很有特色。句子结构的成分相对固定。一般是主语在谓语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谓语前。由于满语的连词多,因此从句和主句相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满语中有关狩猎、骑射和反映独特生活方式的词很有特色。满族统治阶级入主中原以后,在满语中又逐渐充实了有关文化教育、公文、官职衙署方面的词语。利用在词根后粘接构词附加成分是派生新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采用词素与词素的复合,构成具有单一语义的合成词。满语从汉语中吸收了一批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也仿造汉语词的模式创造了一批新词。也有一些词来自蒙古语,其中一部分词在蒙古语已经消失,但在满语中保存下来了。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满语逐渐衰落,现在满族已转用汉语,只有黑龙江省黑河市,富裕县、泰来县等少数满族村落的一些老年人还能讲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话语。满族有1599年创制的满文,1632年曾进行过重大的改革。辛亥革命以后,满族转用汉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