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秦将李信之后。陇西成纪(今甘肃奉安县北)人。善骑射。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因功拜中郎。景帝时,曾从太尉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先后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等边郡太守,皆以力战称名。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为卫尉。六年,率军出雁门击匈奴,受伤被俘,旋设计逃归。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其为“汉之飞将军”。为人廉洁,得赏即分与部众,饮食与士卒同,甚得士卒尊敬。然个性狭戾,曾以私愤斩霸陵尉,又诈杀降羌八百余众。元狩四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 自以耻对刀笔吏,自杀。一生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机智勇敢见称。 李广李 洁、李 广 李秋黄 欧启宗 湖南妇女英烈志第112页 李广 李广东晋志人小说。葛洪撰。原载《西京杂记》卷五。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李广,西汉著名将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猿臂善射,曾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被称为“飞将军”。《史记》有传。本篇是关于李广射石虎以及琐写的有关趣闻。自与《史记》中所写“李广射虎”的史事有别。作品描写: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一卧虎,仅射之一矢,那虎便毙命。又一日,李广则在冥山之南打猎,又见一卧虎,一箭射去,连箭羽都射入那虎体内了。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虎形石头;退回来再射,镞(箭头)破簳(箭杆)折,而石则不损伤。扬雄知此事后曾说“至诚金石为开”。作者还听说:昔日有些游东海的人,开船后遇到风暴,船只漂荡而失去控制,任风浪远漂。一日一夜后,漂到一个孤岛上,大家很高兴,便下石置缆,登岛造饭。但饭尚未熟,孤岛就已沉没。在船上者砍断其缆,船复漂荡,那孤岛原来是条大鱼,愤怒地摆尾扬鬐,吸波吐浪,疾如风云而去。又闻:一个叫陈缟的朴实人,一天,进终南山打柴,回来晚了,路见墓前石马,以为是鹿,即用斧砍之。斧刃被砍缺,斧柄也折断,而石马则不伤损……小说记叙了三则所谓“至诚”的故事,而主要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写李广射虎入石,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勇猛顽强和善射的形象特征。当然这是小说家的虚构,不能当真;但它说明精神贯注、全力以赴去做事,确能取得出色成绩。“至诚则金石为开”,具有一定道理。另两则写“游东海者”和陈缟砍石马之事,从艺术上讲,也不乏虚构的妙笔,如“大鱼为孤洲”、“以石马为鹿”等,皆含意趣。然而写游东海的那些人,虽然“至诚”要脱险,却“卒有沉溺”之事发生;陈缟虽“至诚”砍石马,却“斧缺柯折,石马不伤”,则说明“至诚”也不见得能“金石为开”。“心诚”要对客观事物起作用,“金石为开”才有可能;完全没有可能办到的事,即使心再诚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而李广之事,作品正是先写出了李广的善射真虎,突出了他的膂力过人和箭法精妙,在他有可能全神贯注而射穿石虎的情况下,才虚构出了射石“没矢饮羽”的情节。这种虚构是不失真的,是符合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的。“游东海者”和“缟砍石马”就不同于“李广射石”而石穿的那种可能性,所以也不可能“金石为开”。而作者从“游东海者”和“陈缟砍石马”这两事,提出“卒有沉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作者非有意为小说,也不可能认识到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文学的虚构手法之运用规则,他是把李广射穿石虎当作实事而理解的,所以闻知陈缟砍石马而“斧缺柯折”就发生了疑惑。小说细节描写,也颇具匠心,如写李广射杀虎后,而“断其髑髅以为枕”的情状,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李广勇猛粗犷的个性和对凶猛野兽的深恶痛绝之心境。“李广射虎,金石为开”,则成为著名典故和寓言,使后人寻味无穷,受到教益。关于射石虎的题材渊源流长。《韩诗外传》卷六、《新序》卷四、《北堂书钞》卷二十四引《阙子》、《论衡·儒增》篇、《搜神记》卷十一等,皆记有熊渠子射石虎的传说。即与“李广射虎”为同类题材。 ☚ 元理与陈广汉 古今秋胡 ☛ 李广lǐ guǎng〖名词〗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受其家世传射术,勇敢善骑射。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以良家子从军击匈奴,斩杀多,任郎,骑常侍。景帝时,以骁骑都尉从太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于昌邑之战中出名。旋任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数与匈奴战。徙任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一次,率百骑匈奴数骑,与匈奴数千骑相遇。匈奴疑其为疑兵,登山而阵。汉士卒大恐,欲迅速撤还。他指出,此去我军主力数十里,立即撤还,必被匈奴追及全歼;不撤,则可迷惑敌人。因令士卒前进,至匈奴阵前二里止,让士兵解鞍,率十余骑出击,射杀前来监视之匈奴白马将,旋令士兵纵马卧地休息。匈奴军始终误认他们是汉之诱敌之兵,不敢出击,至夜半而撤。次日晨,李广率部安全归营。先后徙为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武帝即位后,拜为未央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他率万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因寡不敌众,为匈奴所败,受伤被俘。他机智地夺取一匈奴少年坐骑,射杀追兵逃还,由此获罪,赎为庶人。不久,任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匈奴畏其骁勇,称他为“汉飞将军”,避之。元狩二年(前121年),率四千骑与张骞所率万骑俱出右北平,和霍去病等所率另一路军配合,大举击匈奴。他率军先行,出塞数百里,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因力量对比悬殊,士卒十分惶恐。他派其子李敢率数十骑冲过敌阵,出其左右而还,以示取胜不难,士兵乃安。遂排列成圜形阵,与匈奴激战终日,汉士兵死伤过半,矢将尽,他亲以强弩射杀敌将,始终沉着冷静,加紧巡视,整顿部伍。次日复激战,双方死伤相当,会张骞援军至,匈奴才解围而去。元狩四年,以前将军从卫青、霍去病再次大击匈奴,与赵食其出东道。东道迂回,水草少,无向导,因之迷路,未能与卫青及时会师而受责。自认年已六十有余,不愿再受刀笔吏之辱,拔刀自杀。他一生戍边征战四十余年,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关心部下,爱护士兵,所得赏赐都分予部下。绝水时见到水,士兵不尽饮他不近水,缺粮时,士兵不尽食他不食,因此得到人民和兵士的爱戴。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汉著名军事将领,号称“飞将军”。元光六年(前129),与卫青、公孙敖、公孙贺等各率骑兵一万,出击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再次出击匈奴。四年(前119),率军出击匈奴,因路不熟,延误军机,被迫自杀。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屡建战功。 李广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其先为秦将李信。祖籍槐里,迁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 ),以良家子弟身分参与反击匈奴贵族入侵萧关的战争,因杀敌俘虏甚多,擢为中郎。汉景帝即位,迁为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调任骁骑都尉,从太尉周亚夫征讨。战于昌邑城下,以勇夺敌旗而立功显名。后为上谷太守,又累迁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与匈奴力战而著名。武帝立,入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因寡不敌众,为虏所获,中途得脱。后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 “汉之飞将军”,数年不敢入寇。元狩二年(前121 ),以郎中令率四千骑出右北平,遇匈奴左贤王率万骑围广,广苦战二日得脱,将士自是更服其谋勇。元狩四年(前119),再从大将军奉诏出击匈奴,军无响导,迷途失道。大将军遣长史急逼广之幕府前去质对。广谓部下曰: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拔剑自刭。广军为之俱哭,百姓闻之,无论知与不知者,皆为垂泣。 ☚ 张骞 霍去病 ☛ 李广 110 李广约前186—前119西汉名将,军事家。陇西(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将门出身,膂力过人,射技精湛。文帝时投身军旅,抗击匈奴,由士卒擢为中郎,武骑常侍,侍卫文帝,生死不辞。前元三年(前154),随周亚夫平七国之乱,一马当先,夺吴楚联军大旗,战功显赫。未几,任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景帝又调任为上郡 (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以百人智退匈奴,“飞将军”之名在匈奴中更广泛传播,数年不敢犯边。元狩二年(前121),他率4000精骑先行,为4万匈奴包围,他巧妙指挥,身先士卒,顽强战斗到张骞军赶到解围。四年,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因迷路被责,含愤自杀。 ☚ 冒顿单于 卫青 ☛ 李广 162 李广? —前119西汉名将,精于骑射。曾任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李广在军营经常与将士划地立标演习射法,巡营中多次射杀猛虎。其“夜射饮羽”故事广为后人传颂。并作:“林暗草惊风,将军夜饮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的诗句,以赞誉其神射与神力。 ☚ 陈音 王良 ☛ 李广 李广明朝宦官。他能用求神驱鬼的符箓祈神求福,以此欺骗愚弄孝宗,博得宠信,以逞其奸。他假传皇帝旨意授与依附于他的人为官,各地小人争纳贿赂,甚至许多文武大臣为了晋升,也纷纷馈送黄金、白银结交他。他还擅自夺取京城地区的大量民田,收取盐专卖税,获利巨万。弘治十一年(1498),他劝宪宗于万岁山建毓季亭。亭子建成后,正赶上一个年幼的公主死亡,不久清宁宫也遇火灾,太皇太后怨恨地说:“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 ( 《明史》卷304《宦官一》) 李广惧怕自杀。 ☚ 梁芳 刘瑾 ☛ 李广? —前119西汉名将。陕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以骑射著名,技法精湛,先后担任过陇西、上谷、北地、雁门等地的太守,前后与匈奴作战70余次,勇敢善战,匈奴数年不敢攻扰,被称之为“飞将军”。后随霍去病、卫青征战匈奴,因迷路不愿受责自刎。 李广见“军事”中的“李广”。 李广?~前119西汉将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文帝时,反击匈奴有功,升为郎、武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元兴元年(公元前134年),为卫尉。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犯界,称之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 自杀。 李广 李广(?—前119 年)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秦将军李信后人。李氏骑射传家,李广自幼得真传,精骑善射。汉文帝十四年(前 166 年),从军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因功提升为武骑常侍,护卫文帝左右。汉景帝三年(前 154 年),吴楚等 7 国叛乱,李广任骁骑都尉,属太尉周亚夫参加平叛。每每冲锋陷阵、奋勇作战,并夺得叛军旗帜,从此李广以勇力名闻天下。先后辗转担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代郡、雁门、云中、右北平 8 郡太守,均以力战闻名。上郡太守任内,在一次战斗中,李广率领 100 多名骑兵在撤退时和匈奴几千骑兵遭遇。李广临危不惧,就势向前和匈奴兵对阵,并命士兵解鞍下马休息;匈奴始终不知其虚实,误以为是诱敌之兵,不敢贸然进攻,一直相持到黑夜,匈奴兵撤走,李广安然回营。右北平郡任内,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上年李广被俘,夺得马弓驰回汉营,故称),几年不敢进攻右北平。汉武帝元狩四年(前 128 年),汉廷大举反攻匈奴,李广任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进军。卫青意想独擅战功,故意差遣李广出歧路策应,致使大军迷路,耽误了会师时间,遭到责问,悲愤自杀。担任郡太守官职 40 多年,而家无长物。一生为将,勇敢善战;镇守边关,大小 70 余战,功勋卓著。今天水市区城南石马坪有李广衣冠冢,城内西关有飞将巷。 ☚ 李信 李蔡 ☛ 李广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善骑射。文帝时,以良家子从军击匈奴,因军功为郎,常骑以侍天子。景帝时,为骑郎将,历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入为未央卫尉。因出击匈奴亡失多并被俘,抵罪当斩,赎为庶人,屏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曾夜行被霸陵尉呵止。及召拜右北平太守,他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并上书自陈谢罪。在职期间,匈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自杀。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 ☚ 司马相如 公孙弘 ☛ 李广 李广? ~前119陇西成纪 (今静宁南、秦安北)人。西汉名将。先祖李信为秦代名将。广受家传射法,身材高大,长臂善射。虽寡言,却喜论阵法,以射箭为乐。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入侵萧关,从军击匈奴,以功为郎,常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甚多,深受赞赏。景帝继位,为骑郎将。吴楚反叛,任骁骑都尉,从周亚夫平叛。后任上谷太守,再迁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与程不识俱为当时名将。武帝初,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 以骁骑将军统领万骑出雁门攻匈奴关市下, 兵败被俘,途中夺匈奴马、弓脱归,赎罪为民。元朔初复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广为“汉飞将军”,数年不敢犯右北平。广行猎,误以草中石为卧虎,猛力急射, 箭镞尽入石中。元朔六年 (前123年) 入京,任郎中令。元狩二年 (前121年) 夏, 率4000骑出右北平攻匈奴, 行数百里, 被匈奴左贤王4万骑包围,汉兵死亡过半,广射杀匈奴裨将数人,挫敌士气。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统兵大击匈奴,广为前将军,途中迷失道路,耽误军机,因愤对刀笔之吏,竟悲愤自刭。广家无余财,每得赏赐,分发部下, 并与士卒共饮食。及死, 一军皆哭。百姓闻知,老幼无不垂泣。广一生7任太守,历文、景、武3帝,40余年,与匈奴大小70余战,屡建战功,终未封侯。今天水市南郊石马坪有广衣冠冢。 ☚ 石作蜀 李蔡 ☛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自幼从军击匈奴,因功升为郎、武骑常侍。景帝即位后,为陇西(今甘肃临洮)都尉,不久升骑郎将,并先后任北部边域7郡太守。武帝时,召为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广以骁骑将军率万余人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寡不敌众被俘,广佯死,趁机夺马逃回。后任右北平郡(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其为“飞将军”,数年不敢犯。元狩二年(前121年),率4000余骑击匈奴,被左贤王4万骑包围,广沉着应战,用强驽射杀匈奴将领数人,使其队伍动摇,汉援军赶到,匈奴始退。四年(前119年)已过花甲的李广自请从卫青、霍去病出征,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羞愤自杀。广骁勇善射,一生与匈奴凡70余战,威震边塞。 李广?—345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寿子。汉兴元年(338)七月,有告广汉太守李乾与大臣通谋,欲废寿,遂奉父命与大臣盟于前殿,约为兄弟。后任大将军,封汉王。太和二年(345),以兄李势无子,求为太弟,未获允。马当、解思明力劝谏许之,势遂疑其与广有谋,收当、思明斩之。并遣太保李奕袭广于涪城(今四川绵阳县东),贬为临邛侯,遂自尽。 李广? —前119❶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善射。文帝时,以击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元光元年(前134)为卫尉。后任右北平太守,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称之“飞将军”,数年不敢犯界。元狩四年(前119),隋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自杀。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善骑射。文帝时,反击匈奴有功,升为郎、武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为卫尉。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数年不敢犯界,称之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自杀。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甘肃秦安)人。秦朝名将李信之后,世善骑射。文帝时从军,以后击匈奴功为中郎、武骑常侍。景帝时以骁骑都尉从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又任上谷、上郡、陇西等边郡太守,皆以力战闻名。武帝时为卫尉,后任北平太守,匈奴畏其威,数年不敢来犯,称之为“飞将军”。元狩四年(前119),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因失道被责, 自杀。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虽以勇著称,但多无功,不得爵邑,被人认为“数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