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凯尔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凯尔特1863—1936Heinrich Rickert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把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截然对立起来,认为自然领域只有一般的东西,因此采取普遍化的方法,而社会历史科学只有个别的东西,只能采取个别化的方法。价值是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的决定性的标准。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主张历史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具体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或“绝对理想”。主要著作有《先验哲学导论、认识的对象》、《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等。

李凯尔特

李凯尔特1863—1936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最大代表。毕业于斯特拉斯堡大学,后在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任教。认为哲学就是价值理论,其任务是把主观价值纳入一切价值的普遍的目的论联系之中; 自然科学研究一般,历史科学研究特殊和个别,而后者(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历史根本无规律性,历史学的目的只是生动地描述历史事件的真相,并根据个人的价值标准对之作出评价。主要著作有《认识的对象》、《先验哲学概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等。

☚ 怀特海   罗素 ☛
李凯尔特

李凯尔特1863—1936Rickert,Heinrich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主要代表。出生于但泽。1888年于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891年起任教于弗莱堡大学,1894年升任教授。1916年作为文德尔班的继任者任海德堡大学教授。
李凯尔特主要继承了文德尔班的价值学说,并对历史哲学思想作了发展,形成一套较严密的体系。他把自然科学同历史文化相对立,认为自然领域里只有一般的东西,应该用普遍化的方法形成规律的概念;而文化领域里只有个别的东西,只能用个别化的方法叙述特殊的事物与现象。所以历史发展的概念和规律的概念是互相排斥的,历史文化的意义只能通过价值来体现。
李凯尔特的历史观是以一般与个别的绝对对立为基础的。站在这种形而上学的立场上,他指责唯物史观“用胃的理想代替了脑和心的理想”,是忽视精神生活的庸俗经济学说。这表现了他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态度。
主要著作有: 《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1902)、《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1899)、《历史哲学问题》(1905)、《哲学体系》(1921)、《现代文化哲人康德》(1924)、《哲学基本问题》(1934)。

☚ 文德尔班   法兴格 ☛
000001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