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克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克用856—908唐将领。沙陀部人。其父朱耶赤心为唐朔州刺史,镇压庞勋后,升金吾上将军,赐姓李。他一目微眇,又号独眼龙,别号李鵶儿。乾符五年(878年)为沙陀兵马副使,戍蔚州,乘乱杀唐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请唐授官以代段文楚。唐朝廷不许,发兵征讨。时值黄巢起义,唐乃授他为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广明元年(880年)唐发兵讨伐,他迎战失败,同其父李国昌逃入鞑靼。年底,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入蜀。中和元年(881年),他称奉诏讨黄巢,引兵陷忻、代二州,留居代州。唐军与战不利,乃任他为雁门节度使,令其领沙陀兵攻黄巢。中和三年(883年)他击败黄巢,入据长安,被授为检校左仆射、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春再败黄巢,受封为陇西郡王。得势后割据一方,与唐时有战争,曾一度进逼长安,僖宗逃往凤翔。乾宁二年(895),唐昭宗封他为晋王。与朱温互争雄长,连年攻战。天祐五年(908年)死于太原。其子李存勗继立为晋王,灭后梁建立后唐,尊他为太祖。 李克用 李克用唐代人。少时骁勇,军中号曰李儿,其一目眇其贵也,又号独眼龙,见《五代史·唐本记》 ☚ 张兴 妙手空空 ☛ 李克用【同义】总目录 李克用李鸦儿 李克用856—908唐沙陀部人。朱邪赤心之子。别号李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骁勇善骑射,能仰中双凫。朱邪赤心叛唐,李克用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今山西大同),自称留后,屡为唐边患。僖宗时,拜为大同军防御使。广明元年(880年),为李琢所败,亡入鞑靼。及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僖宗召以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次年,败黄巢部将黄邺于石堤谷,又败赵璋、尚让于良田陂。渭桥之战,大败黄巢,乘胜攻陷长安(今陕西西安)。以功拜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封陇西郡王,又进封晋王。此后割据跋扈,一度攻破京师,纵火抢掠。与朱温在黄河流域长期混战,后病卒。其子李存勗建立后唐,追尊为太祖。 李克用唐末藩将,沙陀部人,唐时赐姓李。856年生。历任唐军将领,后反唐,880年兵败逃往鞑靼部。881年参与镇压黄巢起义,883年为河东节度使,884年与诸藩镇联兵攻起义军。885年进犯长安,890年击败朱温的讨伐。895年封晋王。自895年至908年,李克用一直和朱温为争夺势力范围而战争。907年朱温称帝后,李克用以兴复唐朝为旗号与梁相争。死于908年。 李克用856—908唐沙陀部贵族。 别号李儿,因一目失明,俗号“独眼龙”,朱邪赤心(李国昌)之子。曾随父镇压徐泗农民起义,后因杀唐将段文楚逃入鞑靼。黄巢起义后他应召率沙陀兵协助镇压,攻破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后进封晋王。长期与朱温混战,死后被后唐庄宗(李存勖)尊为太祖武皇帝。 李克用856~908唐末将领。沙陀部人。朱耶赤心之子。因骁勇,号李儿。黄巢攻克长安,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召他为代州刺史,率沙陀兵击败黄巢。入长安,任为河东节度使,割据一方,飞扬跋扈,曾一度进犯京师,纵火大掠。后进封为晋王。其子存勖建立后唐,他被尊为太祖。 李克用 李克用公元856—908年沙陀族首领,唐朝名将,代北节度使李国昌(即朱邪赤心)之子。别号李儿。原随其父为唐守护北方边疆,后因擅自攻杀云州防御使段文楚,被唐朝一再发兵征讨,与父一起逃入鞑靼境内避难。黄巢攻入长安,才得唐僖宗赦免,率领沙陀亲兵收复长安,因功被任为河东节度使。唐末中原大乱,藩镇割据,他被封为晋王,独霸今山西和部分河北地区,长期与朱温争斗。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政权后,追尊他为唐太祖。 ☚ 朱邪赤心 后唐 ☛ 李克用856—908唐末节度使、五代后唐王朝奠基者。西突厥别部沙陀人。本姓朱耶(一作朱邪),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朱邪赤心)第三子。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即黄花堆或黄瓜堆,今山西阴山县东北)。及长,骁勇,善骑射。年十五,随父击庞勋起义军,被誉为“飞虎子”,授云中牙将。别号李儿,以一目失明,或云小眯眼,又号独眼龙。及壮,任沙陀副兵马使,戍蔚州。乾符三年(876,一说五年),起兵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五年(878),为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后军势渐振,拒受调命。广明元年(880),为唐军所败,与父北逃鞑靼地。中和元年(881),黄巢义军攻占长安后,召为代州刺史、忻代兵马留后(一说此时仅“赦其罪”,复为大同防御使),以镇压义军。遂募鞑靼万人,趋代州,将取南道至太原,为节度使郑从谠居石岭关所阻,乃出他道至太原城下,略代、忻、蔚州,屯驻雁门。二年,再次受诏,率忻、代、蔚、朔、鞑靼众3万、骑5千,自阴地趋晋、绛,会河中,擢雁门节度使、神策天宁军镇遏、忻代观察使。三年,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攻破长安。遂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四年(884),率沙陀军与诸道唐军合兵进围义军,在汴水突袭黄巢,杀伤甚多。进位检校太傅、陇西郡王。此后,占地代、忻,进掠并、汾等州,割据拔扈。乾宁二年(895)六月,率蕃汉之师自晋阳趋三辅,讨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之乱。十二月,赐“忠贞平难功臣”,进封晋王。屡与朱温(朱全忠)争夺中原地区霸权。自以忠臣自居,借“勤王讨逆”之名,对朱温用兵,以部下骁勇善战,屡获胜。自恃兵强马壮,经常四面出击,劳师远征,胜不能收其土地财赋,败则损兵失地;虽能攻并,制服诸多藩镇,由于制御无道,军纪不整,使已款服藩镇多叛离,常陷于奔命、顾此失彼之被动地位,丧失称霸中原之机。天祐二年(905,或谓开平元年,907),与契丹阿保机会于云州之东,结为兄弟。四年,唐亡,后梁兴,仍奉天祐年号,欲争取唐朝将相与藩镇支持,联合讨伐后梁。次年,卒于晋阳。同光元年(923),其子李存勖称帝后,被尊为太祖武帝。 李克用856—908唐末割据太原的强藩。沙陀部人。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为李国昌。国昌率兵镇压庞勋起义时,克用冲锋陷阵,展露头脚。后被用为云中(治今山西大同)守捉使,克用发动兵变,杀主将,据云州 (治今山西大同)。广明元年(880),克用被唐军打败,与父逃入鞑靼部。次年,唐廷又召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克用率沙陀、鞑靼兵作战。中和三年(883),黄巢败,退出长安,克用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从此割据于地方。中和四年(884),克用东下与诸藩镇联兵攻击起义军,黄巢败亡。李克用在返回河东时,遭宣武(汴州军号)节度使朱温袭击,结下深仇,以后双方争战数十年。光启元年(885),克用联合朱玫等人,进犯长安,纵火大掠,唐僖宗出逃。昭宗大顺元年(890),张濬率诸镇兵进讨克用,大败。次年,唐廷恢复克用官爵。乾宁二年(895),封为晋王。自大顺二年以后,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 (约891—908),克用主要是和朱温争夺晋、绛、泽、潞、刑、洺、磁诸州,克用一度处于劣势。天祐四年(907),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克用仍沿用唐天祐年号,打着复兴唐朝的旗号与梁抗衡。次年,克用卒,年五十三。其子李存勖后来灭后梁,建立后唐,追尊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李克用856—908唐末割据者。唐沙陀部人。朱邪赤心之子。因骁勇,号李儿。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曾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为唐军所败,与其父逃入鞑靼。黄巢攻克长安,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召他为代州刺史,率沙陀兵击败黄巢。入长安,任为河东节度使,割据一方,飞扬跋扈,曾一度进犯京师,纵火大掠。后进封为晋王。长期与朱温相争。其子存勖建立后唐,他被尊为太祖。 李克用856—908唐沙陀部人。别号鸦儿。父朱邪赤心,懿宗赐姓名为李国昌。原为云中守提使,后发动兵变,杀主将,据云州,为唐军所败,与其父逃入鞑靼部。黄巢攻占长安,他受唐廷诏令率沙陀军南下围攻起义军,夺回长安后,以功封河东节度使,从此割据一方。天启元年(885),与王重荣联军进逼长安,迫使僖宗出逃。昭宗大顺元年(890),唐廷派张濬率军讨伐河东,为其所败。次年,唐廷妥协,封克用为晋王。此后,克用和以河南为根据地的梁王朱温进行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战争,双方主要争夺绛、晋、泽、潞、邢、洛诸州(即今山西南部、东南部及河北南部),总的形势是梁强晋弱,朱温曾两次兵临太原城下,但均未能破城。天祐四年(907)朱温代唐称帝,克用仍用唐年号,以拥唐为名与梁相争。其子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追尊为太祖。(参考图369)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