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楼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楼观

楼观

宋代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年间画院祗候,与马远齐名。善画花鸟、人物、山水,师法夏圭,苍老沉雄,墨汁淋漓,敷色亦绝似之。

☚ 李永年   颜辉 ☛

楼观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终南山中。据传在西周时,曾有人在此建楼隐居,而后有道士在楼的基地上建起观宫,故称“楼观”。也曾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后,至此写《道德经》。隋初重建,后历代都屡有修建,至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改名“宗圣宫”。为道教圣地。

山水名胜诗之《楼观》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 可可诗词网

楼观

 

(宋)苏轼


 鸟躁猿呼昼闭门, 寂寥谁识古皇尊。
 青牛久已辞辕轭①,白鹤时来访子孙②。
 山近朔风吹积雪, 天寒落日淡孤村。
 道人应怪游人众③, 汲尽阶前井水浑。


 【题解】
 楼观在周至县东南清平镇秦岭山麓。相传周时尹喜为函谷关令,曾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象,称草楼观、紫云楼,后老子在楼南高冈筑台传授《道德经》,故又称说经台。后世道教徒于此建观,自秦汉以来,均有扩建或修葺,有各种建筑50余处。此诗是作者治平元年(1064)游清平镇古迹时所作十一首诗之一,描绘楼观的冬景。
 【作者】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生平见前江苏《送郑户曹》诗。
 【注释】
 ①此句说老子成仙去,他的青牛早已不再驾车。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以后不知所终。辕,车的两条直杠。轭,辕前的横木。②此句说楼观时有仙人至。丁令威是汉代道士,《搜神记》载他学道成仙,化鹤归辽东,在空中唱:“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③道人:一作“羽流”。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樓閣部 > 泛稱 > 樓觀
樓觀  lóuguàn

泛指可以遠望的高大樓閣。《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漢·鄭玄注:“高明,謂樓觀也。”《後漢書·宧者傳·單超》:“其後四侯轉横……皆競起第宅,樓觀壯麗,窮極伎巧。”宋·辛棄疾《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樓觀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清·陳大山《登小孤山》詩:“參差樓觀麗朝霞,繡鞶珠箔顔紅花。”

各种状况的房屋

各种状况的房屋

建于台上的房屋:观(楼观;台观)
用于供神的宫阙楼观:灵宫
用土筑成的房屋:土室 土屋
私人的房屋:私房 私邸 私第
私人或民用的住房:民房 民宅 民居
都市中的民房:廛里
个人或团体保有的房屋:房产
成列成片的民居:旅舍
旧时家族的祠堂、共同的房屋:公堂
能容纳许多人家居住的房屋:公寓
田间的房屋:墅 野鄙 田舍 田庐 庐舍
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邮(邮舍)
田野里的陋室:露墅
红色的房屋:红砌
吉利的房屋:吉屋(~出租) 吉宅 庆室
不吉利的房屋:凶宅
无人住的房屋:空房 空室 虚室 闲房
平顶屋:
小的木板房子:阁仔
积雪之屋:雪屋
雪光映照的屋子:雪屋
大雪封门的房屋:雪屋
像雪堆成的房屋:雪屋
阴凉的房屋:阴房 阴室 阴溜 凉室
光线昏暗的房子:黑屋

☚ 厕所   草屋 ☛

楼观

楼观

高明
宫门外两边的楼观:
宫门外两旁高耸的楼观:魏阙 魏观 魏象
宫殿门前两边高台上所建的楼观:云观
城门两边的楼观:城阙 闉阙
雄伟的楼观:雄观
(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楼观)

☚ 高楼   住房 ☛
楼观

楼观

道观。位于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象,始称草楼观,又名紫云楼。老子入关,在此筑台,讲《道德经》。后人于此创立道观。其名始见于《楼观传》,魏元帝咸熙初(264),道士梁谌事郑法师于此。南北朝时为道教楼观派重地。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宗圣观。后大行扩建,修筑殿、阁、宫、亭、塔、洞、台、池等50多处。北宋端拱元年(988 ,改名顺天兴国观。元中统元年(1260),改称宗圣宫。金、元、明各代均有修缮。清康熙时重建。其前为四子堂、文始殿、三清殿; 再进为望气楼、景阳殿、宝章殿; 后为宗圣宫。宫后为说经台。今存历代碑碣70多件,多出名人之手,如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頫等。还有李白、岑参及后代文人的诗词。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灵虚观   草楼观 ☛

楼观

楼观

宋*苏轼的七言律诗: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长有游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诗题下有注。楼观又称“楼观台”,在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40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象,初称草楼观,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五千言,故又称“授经台”,宋代称为“崇圣观”。诗中描写楼观是一千多年历史变迁的见证,游人到此不禁会想到在此筑观的秦始皇、晋惠帝。长年香火不断使这里的井水厨灶都显得很神秘。听说神仙经常到这儿来,真让人怀疑那位种田的老农是不是庚桑楚呢! 庚桑指庚桑楚,是老子的弟子。

☚ 郿坞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
楼观

楼观

道观。位于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象,始称草楼观,又名紫云楼。老子入关,在此筑台,讲《道德经》。后人于此创立道观。其名始见于《楼观传》,魏元帝咸熙初(264),道士梁谌事郑法师于此。南北朝时为道教楼观派重地。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宗圣观。后大行扩建,修筑殿、阁、宫、亭、塔、洞、台、池等50多处。北宋端拱元年(988 ,改名顺天兴国观。元中统元年(1260),改称宗圣宫。金、元、明各代均有修缮。清康熙时重建。其前为四子堂、文始殿、三清殿; 再进为望气楼、景阳殿、宝章殿; 后为宗圣宫。宫后为说经台。今存历代碑碣70多件,多出名人之手,如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頫等。还有李白、岑参及后代文人的诗词。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灵虚观   草楼观 ☛

楼观

楼观

宋*苏轼的七言律诗: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长有游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诗题下有注。楼观又称“楼观台”,在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40里的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象,初称草楼观,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五千言,故又称“授经台”,宋代称为“崇圣观”。诗中描写楼观是一千多年历史变迁的见证,游人到此不禁会想到在此筑观的秦始皇、晋惠帝。长年香火不断使这里的井水厨灶都显得很神秘。听说神仙经常到这儿来,真让人怀疑那位种田的老农是不是庚桑楚呢! 庚桑指庚桑楚,是老子的弟子。

☚ 郿坞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 ☛
楼观

楼观

道教最早的宫观,位于陕西周至县终南山中,素有“仙都”之称。相传周代函谷关令尹喜在此修道,结草为楼,以观星望气,故名。老子去周西行,尹喜执弟子礼以迎,老子在此讲授《道德五千言》,成为道教发祥地。有“说经台”、“系牛柏”、“老子墓”等圣迹,为道徒景仰之地。

☚ 宫观   伊斯兰教 ☛
楼观

楼观

道教宫观。又名“紫云阁”。《楼观本记》、《楼观先师本起内传》在追溯楼观的起源时,均称终南山北麓的右楼观台为西周康王时关令尹喜的故宅,因尹喜在此结草为楼,观望星气,故号楼观。周昭王时,老子过函谷关,关令尹喜在此请问道教,老子授予五千言,后其址称“说经台”。周穆王好尚黄老,仰慕神仙,乃重葺楼观屋宇,为尹喜建庙立祠。再其后至晋历代帝王皆钦崇道教,修葺楼观,拨给庙户,招纳四方幽人逸士。楼观遂成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在南北朝,北朝道士多集结楼观,逐渐形成楼观派。该派宗《老子五千文》和“三洞经文”,内外丹兼修,又以符箓召神劾鬼,为人治病。该派唐时尤盛,至元并入全真道。

☚ 禁寺   蓝毗尼 ☛
楼观

楼观

一名“紫云楼”。在陕西周至县东南终南山麓。相传周代尹喜在此“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后人在此创立道宫,称“楼观”。又说老子西游至此著《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授予尹喜,后其址称“说经台”。“楼观”为我国最早的道观。北朝有不少知名道士在此修炼传道,成为当时的道教圣地。隋末,李渊起兵时,楼观道士歧晖,曾以粮食供高祖军需,因而获赏扩修楼观,改称宗圣观。宋太宗时改称顺天兴国观。元世祖时改称宗圣宫。金、元、明诸代屡有修葺,清康熙时又重建。历代文人名士吟诗作词,留下大量墨宝。现存有历代碑碣石刻70多件,以及李白、苏轼、赵孟頫等名士的诗词手迹。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 登霄节   禁忌 ☛

楼观

唐道观名。在今陕西周至县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