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光颜力拒女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光颜力拒女色

 淮西之师汴帅韩弘,骄矜倔强,常倚贼势,朝廷姑息。恶李光颜力战,阴图挠屈,计无所施。遂举大梁城,得一美妇人,教以歌舞弦管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计费数百万。乃命使者送遣光颜,冀光颜一见悦惑,而怠于军政也。使者即赍书先造光颜垒,曰:“本使令公,忧公暴露,欲进一妓,以慰公征役之思。”光颜曰:“今日已暮,明旦纳焉。”
 诘朝,光颜乃大宴军士,三军咸集,命使者进妓。妓至,则容止端丽,殆非人间所有。一座皆惊。光颜谓来使曰:“令公怜光颜离家室久,舍美妓见赠,诚有以荷德也。然光颜受国家恩深,誓不与逆贼同生日月下。今战卒数万, 皆弃妻子,蹈白刃。光颜奈何以女色为乐!”言讫,泣涕呜咽。堂下兵士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以缣帛酬其来使,俾领其妓自席上而回。 自此兵众弥加激励。

 本文选自《续世说》。《续世说》是一部记录宋、齐、梁、陈以及隋、唐、五代人物言行的笔记著作,依《世说新语》标目分类,共十二卷。
 本文所记的故事,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讨伐反叛朝廷的藩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战斗中。当时,身为淮西诸军行营都统的韩弘(因屯于汴州,即开封,故称“汴帅”),“阴挟贼(指吴元济)自重”,“以危国邀功”,因而生怕剿灭了吴元济反而会削弱自己的势力。史书上说他“每诸将告捷,辄日不怡”。时诸军中李光颜最为忠勇,他曾率少数骑兵闯阵,“矢集其身如猬”,而且“独先破贼”。于是韩弘“遣子公武领兵三千属光颜,然阴为桡逗计”,进而处心积虑安排了这条美人计,企图使李光颜“怠于军政”。李光颜看穿了韩的阴谋,不仅拒纳这个“美妇人”,而且借题发挥,大大地激发了军中士卒的斗志。(以上引文,见《新唐书》中《李光颜传》及《韩弘传》。)
 大敌当前,于杀气弥漫的战阵之间,主帅竟公然派使者送来“美妇人”,事态是奇诡严重的,其“桡蔑”主将、瓦解军心的用心是险恶的。李光颜没有简单地“拒纳”了事,而是借此大做文章。他特意安排了“进妓”的重大场面,“大宴军士,三军咸集”。在宴会上,面对韩弘的使者以及精心调教、装扮的妓女,李光颜当众慷慨陈词,表明自己上对国家的忠忱,下与士卒共患难的情怀,以及与逆贼誓不两立的战斗意志,然后遣回了妓女。李光颜大宴遣妓一举,既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又激励了士兵,这就对韩弘的阴谋给予了针锋相对的有力回击。
 整个故事表现了李光颜的机警果决,更展示了他光明磊落、大义凛然的崇高思想品格。史载,当时的国相裴度曾向宪宗称赞他“勇而义”,“大宴遣妓”一事就充分表现了他的“义”。正是这个原因,这一故事被采入了《新唐书·李光颜传》(只是行文有所不同)。
 文中前一段着力写韩弘挑选、调教、装扮“美妇人”,用心良苦;后一段写这妓女非凡的美貌,“殆非人间所有,一座皆惊”。这些,对突出李光颜的思想品格都有着重要的反衬作用。
 全文虽只短短三百字,但曲折而不平板。如使者送来妓女后,李光颜只说“今日已暮,明旦纳焉”,文势作一顿宕。读者正不知如何“纳妓”,不料大幕拉开,竟排出“大宴进妓”的场面;再看下去,才知演的是“大宴遣妓”。文章有平叙,有跌宕,有高潮,紧凑而有致,短小而精彩。

《李光颜力拒女色》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李光颜力拒女色

 

·孔平仲·


 淮西之师汴帅韩弘,骄矜倔强,常倚贼势,朝廷姑息。恶李光颜力战,阴图挠屈,计无所施。遂举大梁城,得一美妇人,教以歌舞弦管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计费数百万。乃命使者送遣光颜,冀光颜一见悦惑,而怠于军政也。使者即赍书先造光颜垒,曰:“本使令公,忧公暴露,欲进一妓,以慰公征役之思。”光颜曰:“今日已暮,明旦纳焉。”
 诘朝,光颜乃大宴军士,三军咸集,命使者进妓。妓至,则容止端丽,殆非人间所有。一座皆惊。光颜谓来使曰:“令公怜光颜离家室久,舍美妓见赠,诚有以荷德也。然光颜受国家恩深,誓不与逆贼同生日月下。今战卒数万,皆弃妻子,蹈白刃。光颜奈何以女色为乐!”言讫,泣涕呜咽。堂下兵士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以缣帛酬其来使,俾领其妓自席上而回。自此兵众弥加激励。
 

〔选自《续世说》〕

●●
 这篇微型小说写的是真人真事。故事发生在唐朝中期,文章的开头两句交代了背景。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反叛朝廷,唐宪宗任命韩弘为淮西诸军统帅,统兵十万人,去讨平叛军。韩弘却“骄矜倔强,常倚贼势”,致使讨贼使命不能完成。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受朝廷之命去讨逆贼吴元济,却受到韩弘的嫉恶。韩弘“恶李光颜力战,阴图挠屈”,在“计无所施”的情况下,就想出了一条美人计。
 “遂举大梁城,得一美妇人”,说明美妇人得之不易。美人找到以后,又“教以歌舞弦管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为装饰教习这位美人,不惜“计费数百万”,韩弘真算得上用心良苦。这位美人怎么样呢?作者把美人的出场安排在李光颜大宴军士的宴会上。
 美人果然名不虚传。她的容貌美丽,举止端庄,真象仙女下凡。她出现后,“一座皆惊”,又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韩弘选美,又那么突出妇人之美呢?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用的就是衬托方法。作者写韩弘选美也是用的衬托。愈写韩弘用心之苦,愈写妇人之美,就愈能衬托出李光颜为人的正直、高尚和不凡。
 小说突出李光颜人物形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看李光颜如何对待韩弘的美人计。李光颜对韩弘的诡计,不仅有清醒的认识,所采用的对策也十分有力。他接到使者的书信后,并没有立即拒绝接纳美女。而是将计就计,于第二天早晨,举行宴会,“大宴军士”,在“三军咸集”的情况下,“命使者进妓”。他当众慷慨陈词,遣妓归去,使得三军将士“感激流涕”,大大激励了士气。韩弘进妓的目的是“冀光颜一见悦惑,而怠于军政也”。李光颜这一对策,却使韩弘事与愿违。通过这一不平凡的举动,充分显示了李光颜不平凡的风度和高超的谋略。
 李光颜在宴会上,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对使者讲的话,对表现他的品格也起了积极作用。他先对韩弘的“美意”表示感谢,话说得委婉得体、柔中见刚。“然”字的后面才是他讲话的重点。“然光颜受国家恩深,誓不与生日月下。”真是铿锵有力,掷地有金石声,充分表现了李光颜抗贼的决心。“今战卒数万,皆弃妻子,蹈白刃。光颜奈何以女色为乐!”这得有情有理,表现了李光颜对将士的理解和体贴,也表达了他与将士苦的愿望,极富有感召力。通过这一番慷慨陈词,使李光颜的形象高大。

《李光颜力拒女色》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李光颜力拒女色》

淮西之师汴帅韩弘,骄矜倔强,常倚贼势,朝廷姑息。恶李光颜力战,阴图挠屈,计无所施。遂举大梁城得一美妇人。教以歌舞弦管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计费数百万。乃命使者送遣光颜,冀光颜一见悦惑,而怠于军政也。使者即赍书造光颜垒,曰:“本使令公,忧公暴露,欲进一妓,以慰公征役之思。”光颜曰:“今日已暮,明旦纳焉。”

诘朝,光颜乃大宴军士,三军咸集,命使者进妓。妓至,则容止端丽,殆非人间所有。一座皆惊。光颜谓来使曰:“令公怜光颜离家室久,舍美妓见蹭,诚有以荷德也。然光颜受国家恩深,誓不与逆贼同生日月下。今战卒数万,皆弃妻子,蹈白刃,光颜奈何以女色为乐!”言讫,泣涕呜咽,堂下兵士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以缣帛酬其来使,俾领其妓自席上而回。自此兵众弥加激励

(《续世说》)

注释①淮西之师汴帅韩弘——淮西之师,指讨伐淮西藩镇的军队。汴帅韩弘,韩弘原任宣武节度使,驻军汴州(今开封市),故称汴帅。②贼——此指淮西藩镇势力吴元济。③李光颜——字光远,唐将,宪宗时为忠武军节度使,元和十年,辅佐韩弘讨伐吴元济。

④大梁城——今开封市。⑤六博之艺——古代一种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故名。⑥赍(ji)书——捎带书信。⑦令公——指韩弘。元和九年,朝廷为了安抚他,加“司徒”荣衔,故使者尊称他“令公”。⑧暴露——这里指露宿效命疆场的辛苦。⑨诘朝——次日早晨。⑩弥加激励——(将士们)更加感奋努力。

赏析李光颜德才兼备,“勇而知义”,是唐朝中期的名将之一。《资治通鉴》载其事迹颇详,而此文却集中笔墨专写一事:“力拒女色”。这也是韩弘苦思积虑想出的一条奸计。此文虽短,可“小中见大”,表现了李光颜忠义之气,以国事为重的高尚品德。

既然题为:“李光颜力拒女色”,就应从两方面着重笔墨。一为女色之“美”,一为拒辞之“力”,这两者相辅相成,相映生辉。愈写女色之美,就愈显出李光颜之忠义之气,高尚不凡的品格。所以开篇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事件的起因,时代背景,紧接着就写女色之美。先是“遂举大梁城得一美妇人”。遍求全城,千挑万选,才“得一美妇人”,可见姿色超绝;接着写韩弘对她培养调教。“教以歌舞弦管六博之艺”,又不惜“费数百万”之资为她妆扮:“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这样绝色的美女,既受过专门技艺的训练,又配上华贵艳丽的服饰,效果如何呢?当她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引来“一座皆惊”,“容止端丽,殆非人间所有”。真像李白所云:“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了。

再看李光颜的“力拒”。说是“力拒”,并非横眉立目,声色俱厉,而是柔中见刚,巧中使“力”。当韩弘的使者“赍书”造访,表示“欲进一妓,以慰公征役之思”时,李光颜不仅没有严词拒绝,反而表示:“今日已暮,明旦纳焉”。第二天早晨,李光颜乃令“大宴军士,三军咸集”。看来纳妾的礼仪非常隆重。一切准备完毕,“命使者进妓”,当着三军将士,光颜慷慨陈词。他这一席话分三层意思:“令公怜光颜离家室久,舍美妓见赠,诚有以荷德也。”言词委婉,语含讽刺,使韩弘“舍美妓见赠”的奸计当众曝光。这个软钉子使韩弘有气,有恨,然而又说不出来;接着陡然一转:“然光颜受国家深恩,誓不与逆贼同生日月下”。大义凛然,表明报效国家,誓不与贼同生的严正态度。然后,进一步将此事与苦战疆场的数万将士联系起来:“今战卒数万,皆弃妻子,蹈白刃,光颜奈何以女色为乐!”他这一番话,委婉有致,铿锵有力,柔中见刚,掷地有声。以致感动得“堂下兵士数万,皆感激流涕”。最后,李光颜“厚以缣帛酬其来使,俾领其妓自席上而回”。显然,对此事的处理,他早有“成竹在胸”,所以或擒或纵,进退自如,有理、有利、有节。既阐明了自己光明正大的立场,又教育了数万将士,对于使者与美妓也没粗暴非礼。在这个叱咤风云的武将身上,添几分雍容儒雅的色彩,颇具政治家风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