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和团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的爱国反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斗争的高潮。 义和团源于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以设拳厂练拳术等方式组织群众。 主要参加者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的侵略,并不断策划瓜分中国,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1899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并首先在山东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举起了反帝斗争大旗,以后逐步由山东发展到华北、东北各省,京津地区声势尤其浩大,仪北京城内就有十多万人。义和团的反帝活动使帝国主义在华权益受到严重威胁,遭到他们的仇视,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房和紫竹林等斗争中英勇奋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迫使他们多次退却。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义和团运动终于失败。但义和团的余部却高举“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任务。但这次运动打击了侵略势力和封建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是五十年后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