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 “[义]”的繁体字。 《广韵》宜寄切,去寘,疑。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韩非子·忠孝》:“{汤}{武}自以爲义而弑其君长。” 《史记·刺客列传》:“于是{襄子}大义之。”{宋}{叶适}《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铭》:“诸番义公之爲。” 《旅·象传》曰:‘以旅在上, 其义焚也。 ’《释文》:‘一本作宜其焚也。’此本书义﹑宜通用之证。” 《墨子·节葬下》:“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商君书·君臣》:“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 民乱而不治, 是以圣人列贵贱, 制爵秩, 立名号, 以别君臣上下之义也。”《史记·李斯列传》:“此臣主之分定, 上下之义明, 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 以徇其君矣。” 《书·皋陶谟》:“彊而义。”{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义, 善也。谓性发彊而又良善也。”《礼记·缁衣》:“有国者章义 ”义, 一本作善。{陆德明}释文:“〔义〕如字。《尚书》作‘善’。{皇}云:‘义, 善也。 ’”{孔颖达}疏:“言爲国者, 有善, 以赏章明之; 有恶, 则以刑 如: 义仓, 义田; 义演。 ⓭ 名义上的;假的。如: 义父, 义儿; 义齿, 义肢。 ⓮ 语首助词, 无义。《书·大诰》:“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义, 助语词。” 奸邪。《书·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书·吕刑》:“鸱义姦宄。”{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引{王念孙}曰:“《立政》曰:‘谋面用丕训德, 则乃宅人, 兹乃三宅无义民。’义, 与俄同, 衺也。言{夏}先王谋勉用大顺之德, 然后居贤人于官而任之, 则三宅皆无倾衺之民也。 《吕刑》曰:‘鸱义姦宄, 夺攘矫虔。’义字亦是倾衺之意。 ”《左传·文公十八年》:“掩义隐贼。”{俞樾}《群经平议·春秋左传一》:“掩义与隐贼一律。掩犹隐也, 义犹贼也……义也, 贼也, 皆不善之事, 故掩盖之, 隐蔽之也。学者但知义爲仁义之义, 而不知古书义字有作姦邪解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