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智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 朱智贤
朱智贤
朱智贤 朱智贤1908—1991Zhuzhixian中国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家,专长儿童、发展心理学,字伯愚。1930年就读于中央大学教育系, 毕业后曾任厦门集美师范学校研究部主任兼教师,讲授心理学与教育学,并主编《初等教育界》和《儿童导师》期刊。后改任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辑部主任, 曾主编 《民众教育月刊》和《小学与社会》两刊物。1936年赴日本,在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任教育学研究室研究员,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国。1938年去桂林江苏教育学院任教授,在那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 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探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1941年后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因受国民党迫害,于1947年去香港,出任达德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到达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教育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工作,并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发展心理学分支主编等职。多年来,朱智贤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以及年龄特点与个别差异的关系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造诣颇深,为中国马列主义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5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为中国心理科学事业培养了许多教学、科研工作者。他的论著、译作和科普读物甚多。有代表性的论文收入《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和《朱智贤心理学文选》(1989)。主要著作有《教育研究法》(1932)、《青年心理与教育》(1941)、《儿童心理学》(1962年初版,1979年修订版)、《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心理学大辞典》(主编,1989)、《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与教育》 (主编, 1990) 等。 ☚ 陈鹤琴 潘菽 ☛ 朱智贤 朱智贤1908—1991中国心理学家。字伯愚。江苏赣榆人。1930年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1936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任研究员。次年回国后,历任江苏教育学院、四川教育学院、中山大学教授,香港达德学院教务长、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专长儿童心理学研究。1962年所著《儿童心理学》是当时权威教科书。1985年创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任所长。同年创办《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并任主编。编著还有《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1982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心理学大辞典》(主编,198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1990年),论文编为《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选》(1989年)。 ☚ 阮镜清 陈一百 ☛ 朱智贤 朱智贤1908—1991中国心理学家。字伯愚,江苏赣榆人。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1936年赴日本东京大学任研究员。次年回国后,历任江苏教育学院、四川教育学院、中山大学教授,香港达德学院教务长、教授。建国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专长儿童心理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所著《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权威教科书。主要著作还有《思维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史》(合著)、《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心理学大辞典》(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等。 ☚ 阮镜清 丁瓒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