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瑞告孔胜案
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十月,河南行省在致中书省的咨文中说,“淮安路朱忠瑞告称,孔胜将元典衣服说称被盗,不肯放赎。虽于被盗卷内照有上次衣服名件,却缘孔胜不系出名解典正库,系违例加一取息,暗解诸人衣物。切恐指倚失盗,将他人典当衣服欺隐入己,虚作盗去,情亦难显”,据此行省请示可否“着落孔胜名下追赔原典价值,先行给主,候捉贼得获,至日追问。”中书省将此案送礼部约会刑部一同调查审理后认为,“孔胜不依通例明发解贴,暗行出典,加一取息,俱系违法。设或真盗,实缘御备不周,以致如此,即非力所不及之故。若从破说,恐启侥幸之门。”因此,礼刑二部同意行省的处理意见,后经中书省“准拟”施行。此案因后来编入《大元通制》而成为今后处理同类案件的法律依据。